11牛津9剑桥,光华霸榜上海国际学校

2021年1月,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先后放榜,在中国大陆地区共计发出264枚预录取通知书,其中,上海共拿下78枚牛剑offer,数量居全国第一。众所周知,上海教育资源丰富,各类学校实力不俗。不过,在2020-2021学年遭受疫情冲击的前提下,大部分学校都经历了一段线上教学时间,尤其是民办国际学校还面临了海外申请制度的调整。因此,不乏有人对今年国际学校的申请结果持怀疑态度。但是,在上海有这么一家教育机构,不仅成绩没有“滑坡”,还一如既往保持着连年增长的趋势,拿下了上海78枚牛津offer中的20枚,居上海第一位,同时还吸引人眼球的是,这家教育机构还一直在倡导“做最好的自己”,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学生佛系”成长,培养着“斜杠青年”,它就是——光华教育集团

12年办学历史,升学成绩耀眼

光华教育集团的第一所学校成立于2008年8月8日,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据悉,第一届学生仅有11人,2011年,第一届毕业生中便有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名校录取者。在上海滩一炮而红的光华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家长与学生的目光,据说有慕名而来的家长找到光华当时的校园所在地,居然是在杨浦区非常小的弄堂中办学,学校连食堂都没有,宿舍距离教学楼也隔了一条马路,对学生的管理非常松散,当时就有人质疑难道不担心学生不服从管理去到周边过多地参加娱乐活动?对此,学校的反馈是学校要做的工作是让校园生活变得有趣,让学生变得优秀,我们要做的是启发并鼓励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此后,当时位于杨浦区办学的光华剑桥搬到了浦东的新校园内,拥有了宽敞的办学空间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校食堂的伙食也频频被学生“抱怨”让人发胖,但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从未更改,升学成绩更是连创新高。不仅如此,在原来的杨浦校区光华集团又创办了一个更适合个性化学校的学校,命其名为“光华启迪”,光华在上海的两个校区互相辉映,最近三年,光华的牛津、剑桥录取人数分别是2019年15人(光华剑桥10人,光华启迪5人)、2020年16人(光华剑桥12人,光华启迪4人)、2021年预录取20人(光华剑桥13人,光华启迪7人)。

不仅仅是牛剑和剑桥,英国G5、美国前100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情况也一样霸榜,近年来,光华英国方向G5大学占比连年攀升,2020年达到近4成学生入读,更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洲国立大学等世界知名综合类大学,以及罗德岛设计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等世界顶尖艺术类院校录取。

内卷学霸真的都是木讷的理工生吗?

2021年牛剑的录取据说王牌专业“内卷”严重,尤其是理工科几乎只录取A*A*A*(A Level课程中的最高分)的学生,而光华今年预录取牛津的11名学生中,有5份化学专业、1份物理专业、1份工程专业、1份机械工程专业、1份数学专业,占了82%,剑桥的9名学生中则包括了4份工程专业、3份数学专业、1份自然科学专业,比例接近90%,可见光华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都是倾向“硬碰硬”的王牌专业。那么,这些理工科学生们是否都是“鸡血”出来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些资料:

五花八门的社团,光华的各类型学生社团有超过100个,社团的门类五花八门,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社团,还有足球篮球街舞器乐等体育艺术社团,更有cosplay、无人机、魔术等“不正经”社团,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上百人,每一个个体在这都能有自己的舞台;

光华辩论社在多次NHSDLC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中获团体、个人奖项

光华学生社团登上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表演

“文体两开花”,冠军拿到手软,在2020年加拿大中级数学、高级数学竞赛中,光华剑桥在中国大陆所有参赛学校中均排名第一;在2020年澳大利亚化学奥赛(ASOC)中,光华剑桥共获6个一等奖以及若干二三等奖;在2020年全美经济学挑战赛(NEC)中国区初赛中,5名光华学子获全国个人总分金奖;在2021年刚结束的上海国际学校排球联赛(SSSVL)中,光剑男排获冠军、女排获亚军……

光华男排、女排校队

校园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狮子音乐节校运会、营地探索……各类活动在光华几乎可以将学生的课余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当然,学生有选择参加不同活动的权利,但事实上这些活动几乎都是全校性的,因为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既是组织策划者,也是参与者,大家“做中学”,既享受乐趣,又可以充分锻炼系统思考、组织协调、动手操作等多方面能力。其中,“狮子音乐节”由于举办多届且广受欢迎,学生们甚至专门成立了社团并为其在注册商标,每年学校大小文艺活动中的节目也大多来自于这台光华的“春晚”。

得益于充分关注个体的办学理念(光华剑桥倡导“做最好的自己”,而光华启迪索性就是“个人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并提供1对1教学作为办学原则)以及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光华的每一个学生几乎都是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而光华也一直信奉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与追求幸福的能力,是一件比“鸡血”重要的多的事情,而实现了前者,成绩其实是水到渠来的。

狮子音乐节

校运动会

烘焙社

斜杠青年们为什么可以成为后浪

在光华的官网首页介绍了其教育宗旨——“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全球视野”,有人担心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国际学校会将提升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德育教育,但在光华,德育工作不仅没有被放松,反而是通过更多质朴的行动在实际坚持。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光华校友会,然后,师生纷纷行动,仅在新冠疫情刚刚全面爆发的2020年1月,光华各校友组织便已经募集善款276699.01元,口罩29720支,防护服1200件,护目镜100个,医用手套10100双,定点援助湖北、浙江两省五地共12所医疗机构……尽管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定采购物资、募集款项的渠道便利,但这从根本上都是学生的自发性行为,谁又能说“后浪”们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呢?

光华还有一个特殊的社团,成立于2009年的学生支教队,发起人是当时的在校学生吴彬,最初,只有少数几名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去江西全南县进行短期支教,教学内容不算系统,时间也碎片化,但这个学生社团将这份行动坚持至今,整整11年,参与支教的学生已逾500人次,支教地点已经扩大到江西、云南、四川、甘肃、泰国等多个地区,支教时间开始固定,主要支教的学科是英语,对象也锚定为小学生,以便打磨教学内容,而除了支教外,他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支持这些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图书馆、电脑室建设,累计覆盖人群超过了3000人。在2018年于上海开展的“光华杯-上海中学生慈善音乐节”中,特地来争取支持的时任支教社团负责人袁诗琳同学说道:“我们做的事情对于社会上很多人也许是一件小事,对我们所面对的那些学生能起到的帮助也非常有限,但这个学校与社团所教与我们的,却是宝贵的金子,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重复无数件这样的小事。”

曾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的光华校友、现就读于牛津大学历史和经济专业的翁雨晴,还于2020年伦敦政经-牛津中国论坛上为中国留学生发声,呼吁各国各界正视留学生群体与科学对待疫情,并号召海外青年华人开展募捐活动。

2月7日,浙江省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签收光华校友会筹集的防疫物资

光华学生支教团

光华校友翁雨晴参加伦敦政经-牛津中国论坛活动

近期,我们采访了光华教育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鲁育宗博士。他对我们说,在中国做教育很难,尤其是民办教育,因为大多数家长的诉求是矛盾的,既希望孩子有自由生长、全面发展的空间,却又不得不去追求成绩,在教育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不断纠结与摇摆。面对这种诉求,我们无法逐一评论个体家长的教育需求,但对于有志于长期投身于教育的工作者,唯有不忘初心,切忌急功近利,做好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踏踏实实做教育,然后将结果交给时间去验证。传统的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它扼杀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所以我们矢志不渝地坚持个性化和创新教育,升学成绩只代表着我们的一种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