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斷食惹議!研究指「會增加9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專家建議先顧「1重點」
【撰文=李旻叡】
间歇性断食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饮食法,特别是「168断食」,许多人会为了减肥或达到其他特定的健康效果而尝试。然而,2024年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于芝加哥举行的「流行病学和预防│生活方式和代谢健康科学」会议发表了一个研究摘要,表示长期168断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168断食」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高91%?间歇性断食最新研究引争议!
这篇涉及20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由上海交通大学发表,回顾2003年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收集平均年龄为48.5岁、男女比例约各一半的20,078名美国成年人资料,根据这些参与者完成的两份24小时饮食回忆问卷,算出平均进食时间后将全部人分为5个组别:小于8小时组、8至10小时组、10至12小时组、12至16小时组、大于16小时组,并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库(2003年至2019年12月期间美国死亡人数)进行比较,探讨进食时间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目前已公开的研究结果包含几个重点:
1、与进食时间12至16小时相比,进食时间8小时以内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
2、与进食时间12至16小时相比,进食时间小于8小时者,没有降低全因性死亡或癌症死亡风险。
3、不论是一般族群、心血管疾病患者或癌症患者,进食时间小于8小时,都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
4、每天进食时间超过16小时的癌症患者,与较低的癌症死亡率相关。
虽然这份研究尚未正式刊登在期刊上,但根据目前公开的摘要,已经引起许多专家提出疑问,包含:为何研究仅根据2天的24小时饮食回忆法将人们分为长期不同的饮食模式?如何确定参与者没有在其他时间进食?研究是否有考虑到受试者的生活型态是否与大众不同,例如夜间驾驶或需要轮值大夜班的医事人员、消防员?研究是否考虑到除了饮食模式,受试者本身就拥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如抽烟、酒精、缺乏运动或贫穷等?
除此之外,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饮食资讯是来自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可能会受到个人记忆影响,也难以准确评估是否为日常的饮食模式,所以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验证,但总结来说,这份研究结果不支持长期采用168饮食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或延长寿命。
间歇性断食为何风靡全球?
间歇性断食定义为在特定的一段时间禁食,在特定的一段时间随意摄取食物,以此作为交替循环,常见的间歇性断食方法包含168断食、5:2断食、隔日断食等等。
这些饮食方法受到大众欢迎有众多原因,但最主因在于,间歇性断食相比其他需要遵守各种原则的饮食或计算热量的饮食,允许执行者对于食物的选择更加自由,且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更有效的限制热量摄取,进而达到显著的减重效果,许多研究也指出断食不仅可以帮助减重,还有改善新陈代谢、稳定血糖、抗发炎、降低血脂等正面结果。
然而间歇性断食作为一个较新型的饮食方法,目前大多数研究证据来自动物实验或是短期人体试验,科学上对于间歇性饮食对于人类长期的健康影响尚无定论。
长期间歇性断食对人体的影响尚无定论,哪些饮食已被证明有益于心脏健康?
尽管有其他研究证据显示短期进行间歇性断食是限制整体热量的有效方法,进而可以降低心脏病危险因子,但目前在科学上对于长期168断食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仍无法给出确切解释,因此许多专家仍建议大众先将重点放在「食物的选择」,而非「进食的时间」。
美国心脏协会基于科学证据,已经针对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病发作、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出一份统整的饮食建议,并且推荐DASH饮食(得舒饮食)、地中海饮食、海鲜素和蛋/奶素4种饮食方法。
DASH饮食、地中海饮食、海鲜素和蛋/奶素,4种饮食中的盐、添加糖、酒精、热带油和加工食品的含量较低,且皆富含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饮食选择非常弹性,可以很高程度地符合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10项饮食选择。
审稿编辑:林玉婷
【延伸阅读】
●为什么做了「168断食法」却没瘦?营养师教你5个更有效的断食秘诀!
●模仿原始人「间歇断食」会发生什么事?
●吃炸鸡薯条好纾压?高脂饮食损害血管复原能力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参考资料
▶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linked to a 91%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Popular Dietary Patterns: Alignment With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 Dietary Guidanc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for weight loss: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