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Live大股东接手九成台苹员工 推复刻版苹果新闻网内幕

17Live荣誉董事长潘杰贤。(摄影・骆裕隆)

潘杰贤坐在沙发上让我们拍照,有点神经质的挪动身体,摄影师请他笑,他嘴一咧露出牙齿,像极牙膏广告,又频频叮嘱摄影记者不要拍到他背后的公司商标。

他说:「免得别人又说这家背后是什么资本,跟我名字挂在一起不见得有好事。」

「我第3次去经济部说明,一下车就有记者围上,一会儿新闻就出来了。」觉得被设计了吗?他字斟句酌:「我没这么说……,现在就是有点被害妄想症,每次下车前先左看右看,昨晚吃完饭过马路要搭计程车,觉得有一千只眼睛在盯着你。」

想成为狗仔队老板,却不习惯被盯梢。38岁的潘杰贤堪称台湾媒体新创圈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人,他握有亚洲最大直播平台17Live、声音经济平台SoundOn声浪,还有加密货币平台等。

但自从6月他宣布要买台湾苹果新闻网(以下称台苹)以来,风波不断,先是民团指称他背后有中资、台苹资料库可能被港版国安法运用、还有股东提告……,说到这,他勃然大怒。

「那场记者会,还放中国大炮军火的照片,我跳了起来,我×!三小!我在家里打Game,什么军火!」果真是台湾女婿,连骂人都带着台湾口气:「我老婆、孩子是台湾人、所有资产在台湾,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我说成这样!」

他说自己交易对象不是壹传媒,而是商人黄浩,黄浩却告诉他「正在处理中。」整个交易宛如罗生门,眼看8月31日台苹即将熄灯,交易案却悬而未决。

新加坡商人家庭出身

家族事业遭中资入股逼退场

「3周前我突然意识到,交易案不可能在8月底过,我整个人大崩溃……,」崩溃完之后,他决定成立壹苹新闻网,8月3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不用台苹网站、名称、资料库、个资,聘雇96%台苹的被资遣员工(推估约220人),赶在9月1日上线。

一连串指控里,让他最跳脚的可能是把他跟中资牵上线,因为他的家族就吃过中国市场大亏。

他出身新加坡商人家庭,在5个孩子里排行第4,父母1977年创业,一开始在卖场卖锅子,靠着与电视节目合作、周周送汽车等灵活行销,累积了第一桶金。

1994年父母转做进口家具生意,自创达芬奇家居代理Armani、Versace、Fendi等国际品牌,一路从东南亚卖进中国,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股票即将上市前,却被中国央视节目踢爆造假,指称是东莞生产出口到义大利,冒称原装进口。

母亲潘庄秀华召开记者会,当众崩溃痛哭,被戏称为「达芬奇的眼泪」;又有人借机勒索和解金,就算原厂代表远渡重洋来证明清白,销量也迅速下滑8成,没多久,中国国家企业首旅集团堂而皇之入股,3年后父母被迫退出经营。他淡淡说:「我们家不适合在中国做生意。」

但他也不进家族事业。2012年在美国念书时,被交往8年的女友甩了,当时交友软体Tinder刚兴起,他认为「找伴侣就像机率游戏,接触越多,成功率越高。」他每天至少约1个人见面,约着约着,觉得软体很有发展性,回到新加坡就创立针对亚洲人的交友软体拍拖(Paktor)。

一开始6个月一口气扩张到11个市场,但过度扩张让资金快速烧尽,6个月烧了新台币6千万元,他赶紧缩减规模退回4个市场,又快速取得募资,才撑了下来。

「当时不知道怕,想把成绩冲出来,发现『靠夭,没钱了!』」为了求生,潘杰贤踏上募资之路,陆续向新加坡淡马锡、日本雅虎等募了4轮资金。

「主要是他对财务很在行,能把财务说得让投资人很明白,这能力对新创尤其重要。」一位投行人士说。当时是他竞争者的黄立成坦承:「他真会募资,所有VC(创投)都站在他那边,我完全没这种能力。」

他10年募得超过100亿元!

资金总能到位,永远打不死

AppWorks董事长暨合伙人林之晨形容,潘杰贤不但聪明,而且眼光清明,不让主观情感影响大局。2017年黄立成遇上募资跟管理瓶颈,找上潘杰贤,但话一出口竟是:「喂,你怎么做都不会比我大啦,还不如合并,你来当CEO。」

「这种话我肯定吞不下去。创业者自尊心强,通常会想『我做给你看!』」林之晨说,但潘杰贤不以为忤,冷静估算觉得这门生意的确能做大,慨然应允。当时17Live急需资金,他用新台币3亿元买股份,90天内就将资金如约到位。

「我过去10年募了超过新台币100亿元的资金,创业界大家叫我『融资蟑螂』,因为资金永远到位、永远打不死我。」潘杰贤自嘲。他认为募资无捷径,就像找女友:「你找100个投资家,10个回复想了解,5个见面,总会有1个投资。」

他管理又急又强悍!

1个月财报没绩效就裁员

「他这人够软,会调整自己;但也够硬,坚持的事都不让步。」黄立成说。但潘杰贤的管理非常急而强悍,2021年他买下声浪时,1个月内将员工增编2倍,过了1个月看到财报惨绿,立刻铁腕裁员,办公室从塞爆到人去楼空,不超过3个月。

「看1个月绩效,不会太短吗?」记者质疑,他答得理直气壮:「不会。财报健康度是对员工的责任心,看到问题就要处理。你不牺牲一些,完蛋的是全盘。」

前员工形容他对趋势嗅觉非常敏锐,点子也多,一想到点子就马上交办,深夜12点也会接到他的工作电话,他又盯得紧,曾有员工的手机因为一整天接他的电话、不断充电,晚上手机直接爆掉。

但他最大的挫折,是娱乐平台M17上市失败。2018年,M17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天风风光光敲了钟,却无法交易,原来是投资方的KYC调查(认识客户,Know your customer)没过,数日后决定取消上市。

「我带着家人到芝加哥窝了1个星期,把脸书跟推特全部删了,每天只看Netflix,哪里都不想去。」潘杰贤颓废后面对现实,出了三步策略,一稳定军心、二拿资金、三攻打:「我不上市了,靠私募,6个月内募到10亿,不只稳定台湾,还进攻日本、中东跟美国,隔年就开始赚钱。」

然而在他眼里,台苹是坐在黄金堆上的乞丐,空有大流量,却不懂靠流量赚钱。「台苹流量是我其他事业的10倍,收入却是10分之1,我只要用我旗下任何事业,像直播、Podcast去转换变现,它就能赚钱。」

同样是商人办报,但两代商人显然不同,黎智英把新闻当商品,附加广告卖给读者;而潘杰贤把新闻当大门,引客进门销售。

但是台苹这座金色大门,眼看着他是无法在大限前买下来了,既然可能买不到,他干脆领着仅剩的建筑工人,在不远处再复刻一座门,从名称、商标到版型,都有9分像。

黎智英将新闻视为商品,以读者兴趣为优先,正如商人以顾客利益为优先,有着「不扮高深、只求传真」方针,扛得住多年的关说压力;然而潘杰贤几天后就要成为媒体老板,编采方针只有「保住苹果员工、保留苹果精神」,整个访谈里出现最多的字眼,是「变现」。

「假设一年后我真的是亏了3、4亿做不起来,我很抱歉、对不起,至少我死在剑下,总胜过我从没上场。」潘杰贤说:「如果有一天黎老板真的是有办法出来,我会原封不动的把这东西交还给他,我一分钱也不要赚。」

他说着,简直有点悲壮了,看在身陷狱中的黎智英眼里,曾经庞大的传媒帝国以如此方式续命,不知做何感想。

《商业周刊18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