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主席绝密谈话被录音,凶手至今无人敢捕,多年后才公开真相
1961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正在长沙黑石铺机场,会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
毛主席这次乘坐火车南下视察全国,是为了详细了解人民面对的困境。
正当张平化向毛主席汇报湖南省情况时,列车上的机要员却来到了主席身边。
这名女机要员小声和主席说了些什么后,主席当即脸色一沉道:“胡闹!”
原来机要员向主席汇报的正是一个突发情况——毛主席的火车上有录音设备!
主席出发以来的言谈举止,全都被录音了!
为何毛主席专列上会出现录音设备?录下了这么多绝密的录音,“幕后真凶”到底是谁呢?
意外发现的录音设备
1961年,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境。
自从中苏交恶以来,中国就失去了来自苏联的援助。
又赶上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人民都面临着忍饥挨饿的困境。
毛主席在得知后,决定乘坐火车南下视察。了解全国人民的困难,从而寻找适合的经济政策。
1961年4月,毛主席正好视察到了湖南省长沙市。
主席到达长沙后,立刻就叫来了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想详细了解湖南省的具体情况。
在张平化向主席汇报时,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们就自觉回避到了车外。
此时车外,众多工作人员聚集。
主席身边的两名女机要员正在为主席舟车劳顿,没有休息好还坚持工作而担忧。
正当她们思考怎样劝说主席好好休息时,却发现一名技术员向她们走来。
这名姓刘的技术员走过来向女孩们搭讪,可说出来的话却吓了两人一跳。
两名机要员听到这话心里一惊,连忙向刘技术员询问具体情况。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原来在主席的这趟专列上,竟然被安装了许多录音设备!
平日里这些设备一直在录音,都是由车上的技术员在处理录音文件。
要知道这可不是小事!主席平时要处理的工作太多了,指不定说出的哪句话就是绝密内容。
但是火车上竟然有这么多录音设备,主席平时说出的许多绝密音频都被录制下来了。
而这一切,竟然连主席好像都不知道。
毕竟主席从来没有交代过这事,就连她们这些机要员都没听说过。
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的机要员,立刻向主席汇报了这起意外状况。
毛主席在了解了情况后,竟然罕见地发了火。
如果这些录音设备是反动分子安插的,这就是严重的安全事故!
毛主席果断命令车上的警卫总负责人汪东兴彻查此事。
在汪东兴和车上技术人员合作下,终于拆除了所有的录音设备。录音笔、收音喇叭、录音机足足有十几个。
汪东兴看着这么多录音设备心里直突突,连夜返回北京展开调查工作。
然而随着调查的展开,这场录音事故背后的“凶手”却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录音事件的“幕后真凶”
在北京警卫力量的调查下,事情真相很快就浮出了水面。
诸多线索都指向了一个机要部门——中央办公厅机要室。
1961年4月26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接到了一通电话。
在电话里,中央要求杨尚昆立刻返京向周总理述职,详细解释录音设备的来源,还有实施录音的目的。
5月2日,杨尚昆见到了周总理。
这场录音事件的始末这才被中央知晓,原来这是个信息差导致的意外。
中央办公厅机要室负责领导人的录音工作,这并不是刚刚开始的事。
1954年七届四中全会上,就已经通过了对领导人录音的决议。
这项决议的出发点也很简单,就是保存尽可能多的珍贵资料。
在以前,党和中央的会议召开大多采用文字记载的方式记录会议内容。
纸质媒介不但记录精度有限,而且记录速度也比较慢。
在科技水平更高之后,录音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除了这些会议内容,毛主席则更是录音的重点关注对象。
1957年,杨尚昆就曾把毛主席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珍贵讲话记录了下来。
1958年,毛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重要谈话,也由中央办公厅录音。
因为毛主席的诸多理论和革命思想都是划时代的,所以杨尚昆就想多留存下毛主席的录音给后人。
而毛主席对此也并未反对,就任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进行录音工作。
时间久了,杨尚昆觉得每次都请示毛主席会浪费主席的大量时间。
于是在主席的默许下,后续的录音工作也就不再每次都向毛主席请示了。
而1961年毛主席南下视察,杨尚昆也同样按照惯例进行了录音准备。
这些录音设备被安排在毛主席的列车上,由机要室技术员统一负责。
本来这次录音会一切照常,但因为毛主席和机要员们不知道情况,而被当成了意外,最后又经过调查才摆到了周总理面前。
得知了一切的周总理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哭笑不得。
明明是中央办公厅同志们的正常工作,却因为信息没有及时告知毛主席,差点成了安全事故。
经过了这次录音事件之后,录音本身是否安全就成了中央的议题之一。
录音虽然方便快捷,但也足够隐蔽难寻,能保存领导人和会议的珍贵资料,却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一个不慎,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在此之后,中央特别培训了一批年轻能干的优秀人才。
对他们进行了速记员特训,专门进行会议和讲话的速记工作。
这些纸质的速记资料,会和录音进行双重记录。
既能保证资料记录的准确和高效,又能一定程度解决录音手段的安全隐患。
结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尚昆才公布了这起事件的所有始末。
他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录音工作中确实存在不细致和不周到的疏忽。
不过大家都知道,他这位“幕后真凶”,其实是想为后人留下更多毛主席的珍贵资料。
做法上没有请示确实是疏忽,但这恰恰代表着人们对毛主席的肯定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