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恢复军衔制度,邓小平为何却下令:取消元帅和大将军衔?

1988年9月14日,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衔仪式,71位高级军官被授予上将军衔,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新的军衔制。

不过在授予军衔之前,邓小平曾下令:“取消元帅和大将军衔。”换而言之上将是最高的军衔。

大家要知道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最高的便是元帅,但首次军衔只持续了10年,就被毛主席亲自下令取消。当时大家就很疑惑毛主席为何要取消军衔制,如今恢复军衔制,邓小平却下令取消元帅和大将军衔。

那么邓小平为何下令取消元帅和大将军衔?当初毛主席取消军衔制和邓小平恢复军衔制的原因又分别是什么呢?

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军兵种合成军队建设不断加强,各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提高,实行军衔制服逐步提到统帅部议事日程。

1950年12月30日,军委总干部管理部在向毛主席、刘少奇等人汇报工作的时候,就提出将“研究军衔实施的准备工作”列为1951年的工作任务。

1951年2月10日,中央军委指出:“干部评级可为‘今后实行军阶制度,奠定初步基础’。”此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聂荣臻和彭德怀,都在许多会议的军事报告中多次提到准备实行军衔制的问题。

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指挥员,他们来自不同的根据地和方面军,也有很多来自不同的地区部队。战士们各自有特殊的经历,在艰辛的斗争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为军队的发展、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1955年首次授衔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工作需要,有些人仍在军队里担任主要职务,不过也有一大批人到地方担任领导工作。

在初步方案中,毛主席被提名授予大元帅军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为元帅,李先念等人为大将。不过当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忙摆摆手说:“我不当大元帅!”

毛主席拒绝当大元帅也在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民主人士纷纷认为:

此后没过多久,中共中央书记处就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有关授予元帅军衔的问题。

毛主席说:“评衔可是一项大工作,也是一件很难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更何况让我穿一身大元帅的衣服,我自己也不舒服,到群众中讲话也不方便。”

毛主席

毛主席态度格外坚决,而他的态度在会议上也起到表率作用。毛主席对刘少奇说:“你也在部队搞过,你应该被评为元帅!”刘少奇笑着摆了摆手,说:“元帅我也不要了,我现在都不在军队工作了。”

毛主席又扭过头询问邓小平和周恩来:“那你们的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恩来连连摆手说:“不要了,不要评了。”邓小平也笑着说:“我还当什么元帅啊,早就不带兵了!”

后来毛主席又询问了李先念、邓子恢等人,大家纷纷表示不要军衔,最后毛主席说:“依我看,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比较好。”

主评军衔工作的罗瑞卿回到家里,对妻子说:“要给我元帅军衔,我不能接受这一军衔。”紧接着罗瑞卿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十分诚恳的信:

叶剑英是在外地得知自己被授予元帅军衔的,1月20日他看到彭德怀、罗荣桓给毛主席的报告后,也在报告上写下了一段文字:“我诚恳请求,最多授予我大将军衔,这是历史的定评……”

毛主席和彭德怀

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将军对军衔的高低都不在意,军衔对他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这种精神也令大家感到敬佩。

1955年9月27日,这天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有两场授衔活动在中南海举行。

14点30分,解放军将官军衔授衔典礼在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举行。不久后周恩来将授予大将军衔的命令状,依次授予粟裕、黄克诚等人,并和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

下午4点半,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停在怀仁堂前的广场上。彭德怀、贺龙、陈毅等人先后进入怀仁堂的休息室,当朱德大步走进来的时候,陈毅大声喊道:“我们的总司令来咯!”朱德闻言笑着双手抱拳,向大家致意。

就在众人聊天的时候,周恩来也走进了休息室。徐向前连忙拱手相迎:“我们的周副主席来了!”紧接着贺龙说:“我们的周副主席也应该授予军衔嘛!”

周恩来笑着说:“我是政府工作人员,就是为各位元帅服务的,当好你们的后勤嘛!”

下午5点整,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人相继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内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紧接着毛主席站起身来,亲手将授予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到场的元帅。

毛主席:我早就想搞掉这块牌牌了

1955年9月,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军衔制只实施了近10年,便于1965年5月给取消了。军衔制作为一项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通行的制度,是现代军队组织的必然趋势,那么为何在实施后却又被取消了呢?

第一、在筹备实施军衔制的过程中,相关的理论准备得不是很充足。

在准备实行军衔制的时候,虽然全军都赞成这一制度,但大家对有关军衔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知道的却很少。

1955年军衔制正式实施的时候,全军对军衔制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具体,解释得也比较笼统。有不少人认为:“授予军人军衔是为了确定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也是军人的一种荣耀。”

但其实军衔制度的实施是为了提高干部们的责任心,发挥他们在战斗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二、军衔条例的规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

1955年首次进行军衔评定的时候,对实行军衔制以后日常晋级工作并没有一个很具体的办法。军衔评定后,当年就存在“许多军官由于职务提升得很快,原先评定的军衔和现在担任的职务不相适应”的现象。

而且军衔和其他等级体系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每个军官都有职务区分,除此之外还有军衔和级别的区分,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军委曾考虑在实行军衔制后取消级别,将干部的薪金等级划分为职务薪金制。不过后来职务薪金没有实行,这也导致级别和军衔长期并存。

于是军官既要调整职务,又要调整级别和军衔,还要考虑职务和级别、军衔的衔接关系等等,因此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周恩来给粟裕授予军衔

第三、与军衔制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也不够完善。

而早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就有不少将领对军衔制提出不满,随后建议取消。当时担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他就很不喜欢自己肩上的两块牌牌。

不久后毛主席认为军队高级干部的工资过高,和一般的干部以及群众差距过大。因此在1964年前后,毛主席提出军队高级干部减薪的问题。

8月,毛主席吩咐贺龙、罗瑞卿前往北戴河,向他汇报相关的情况。在汇报过程中,贺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不是连军衔也给取消算了?”毛主席立即回答道:“取消,搞掉那块牌牌!我早就想搞掉这块牌牌了!”

回到北京后,罗瑞卿给林彪的秘书打去电报,请他将这件事汇报给林彪。经几次催问,秘书都回答:“我已经汇报给林总了,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罗瑞卿察觉到林彪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不满,但他仍硬着头皮请秘书去请示,并说:“如果林总还没有指示的话,我们很难执行啊……”两天后,林彪的秘书给罗瑞卿打来电话说:“林总同意了。”

林彪迟迟没有表态不是对取消军衔制有异议,而是他当初为了鼓励手下的将军们曾极力鼓吹军衔,如今却要取消,他担心手下的将军们会有想法。

1964年11月,中央军委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军衔薪金改革小组提出的《关于取消军衔制度的意见》。

这一《意见》提出:“我军的军衔制度是照搬苏联和其他国家的,过去没有这种制度也一样打仗。事实向大家证明,这种制度并不适合我军。军衔取消后,外事活动可用职务名称……”

1965年2月,国防部表示中央已经批准取消军衔制度。至于取消军衔制后的着装要求,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几套方案。军委常委办公会议看后,比较喜欢红领章、红五星,恢复老传统。

毛主席看后也十分赞同,他说:“我赞同恢复到老红军的样子,只要一颗红星、一面红旗,其他的统统不要!”

毛主席

1965年5月22日,正式确定取消解放军军衔职务。军衔制被取消后,军人以及军队上下级该如何称呼对方成为大家所面临的难题。

之前大家都是按照军衔称呼的,比如说“元帅”“将官”等等;如今军衔制被取消,全军上下都改称姓名后加同志,或者姓后加职务等,比如说“王连长”“李指导员”等等,实在不知道名字和职务的,则称呼对方为“同志”。

邓小平提出恢复军衔制

1965年军衔制被取消后,我军陆、海、空三军以及公安部队都佩戴全红五角星、全红领章。官兵一律佩戴解放帽,帽徽是一个红星,象征着党和毛主席的领导。

为了体现我军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做到了三军一样、官兵一样。军服也变成绿色,海军军服的样式则改为和陆、空军相同,但颜色则为灰色。

想要区分出战士和干部,那么只能靠军服上衣兜的数量了。干部衣服上有四个兜,战士则有两个,但是如果距离稍微远一点,就分不清了,不过如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兵平等。

军衔的取消虽然能体现出官兵平等,但不管是在领导指挥中,还是在对外交往中都造成许多不便之处。

比如说在1979年初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就出现过从各军区抽调编成的军队由于没有军衔,导致指挥系统混乱的事情。

有一次在一条公路上,几支不同的队伍拥挤在一起,谁也不让谁,秩序格外混乱。就在这个时候某部的一位师长急中生智,站在一辆坦克车上表明身份,然后大喊:“卡车一律往左靠,坦克靠右!”

然而此时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一名士兵听从这位佩戴红领章、红帽徽的师长的指挥。

因为这件事的发生,1979年9月,总政治部在全军干部部长会议上提交了《恢复军衔制度的初步方案》。9月27日,军委秘书长耿飚在一次会议中讲话:

邓小平

11月,总政治部向中央军委呈上一份报告,正式以文字的形式提出“恢复军衔制”的建议。不过针对这一件事,党内还是有不同的意见,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让大家同意恢复军衔制,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80年,总后勤部副部长胥光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率领后勤代表团前往美国考察。当时我们已经取消了军衔制,按照军事交往中应体现对等原则的国际惯例,美方给胥光义四星将军(也就是上将)的接待规格。

除此之外美方还派出一位上将全程陪同,凡是接待胥光义的专机、汽车以及他下榻的宾馆都按照上将规格执行。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贾若瑜身上。当时贾若瑜担任军事学院的福教育长,他跟随萧克出国访问。

贾若瑜

据贾若瑜回忆:

于是在1980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军队还是需要搞军衔制的!”

1982年初,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央军委常务会议正式作出“恢复军衔制”的决定。不过由于当时军队建设积累的问题很多,比如说军队整体规模大、编制体制不顺、官兵比例不合理等等。如果马上实行军衔制度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军衔制的恢复也推迟实行。

因为我军曾在1955年首次实行过军衔制,所以再次实行军衔制也被称为“恢复军衔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邓小平

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行新的军衔制”,具体准备工作也开始进行。

军衔制条例的编制和起草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比如说1955年首次授衔的许多高级将领仍健在,那么恢复军衔制后,这些高级将领该授予什么军衔?一些在地方工作的领导干部该不该授衔?部队内部各类干部交织,谁可以授衔?谁不能授衔?这些问题不能明确都会影响军衔制的具体实施。

由于这次实行的军衔等级和1955年所实行的军衔等级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恢复之前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的。因此在1986年下半年,军委经过研究后决定不再提“恢复军衔制”,而是“实行新的军衔制”。

邓小平为何取消元帅和大将军衔?

军官军衔等级设置是军衔制度的核心,邓小平曾提出:“在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不再设大将和元帅军衔。军职以上,一职三衔。”

那么“一职三衔”又是什么意思呢?邓小平解释道:“军职以上实行一职三衔,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年轻的干部需要培养,他们的军衔可以低一点,不过职务可以高一些。”

于是新起草的军官军衔条例,对1955年所设置的军衔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取消元帅、大将和大尉军衔,军官军衔设置变成3等11级。”这一设置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军情,也体现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

“实行新的军衔制”的消息被传出后,大家对邓小平被授予什么军衔格外关注。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邓小平本应该被授予元帅军衔,但他却没有要。现在邓小平身为中央军委主席,理应授予最高军衔,这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次邓小平又选择了拒绝。

1988年5月27日,杨尚昆在一次会议上解释说:“邓主席说他不要军衔。”紧接着杨尚昆又说:“我是武衙门里的文官,我也不要军衔。如果军委主席和副主席都不要军衔,变成文官,我看这对全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影响,也有利于推动全军顺利改文职。”

新军衔制和第一次军衔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形成了文职干部制度,将一大批干部从军官队伍中分离出来。这样一来,既能节约大量的军官编制,又能延长这些干部的服役年限,起到了稳定技术骨干队伍的作用。

其实早在4月27日,邓小平就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从8月1日起,文职干部制度在全军正式施行,就这样我军历史上首次出现一支10多万人的文职干部队伍。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上将军衔的仪式,洪学智等17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洪学智将军曾在1955年也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我军军史上他也是独一位的。

9月16日到23日,各总部、军兵种等大单位分别举行中将、少将等军衔的授予仪式。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等人也前往各地,分别参加了各军区的授衔仪式。

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度的时候,有20多位专家、教授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还有一些身任指挥军官的专业技术干部,他们被授予中将或少将军衔。

此次授衔,全军共有1452人被授予将官军衔,18万人被授予校官军衔……从这以后,我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服,全军官兵换上新式服装,佩戴军衔肩章、符号,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回忆起当年那激动人心的场景,贾若瑜曾这样评价:“军衔制取消23年后重新恢复,这也是我军迈向正规化的新起点!”

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张明金说:“新的军衔制施行后,我军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在人民军队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实行新的军衔制,其根本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授衔本身!”

郭林祥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他说:“可不能小看肩膀上的拍拍,这是国家给军人的荣誉,也是我们进步的象征,具有全面且持久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