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法国总统访华,乘车即将进故宫时,狠人单霁翔:拉闸、关门
单霁翔
2013年4月25日,一辆轿车停在故宫门口执意驶入,车里的司机、随行等人和故宫工作人员起了争执,双方都不肯退让,局面一时僵持。
车上坐着的,正是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他本以为自己的身份会让此次访华之旅畅行无阻,没想到竟能出这档子事。当时有不少人说,这故宫馆长是干什么的,怎么能让贵宾没面子呢?
奥朗德此次前来,一方面是受中国邀约前来做客,而且还是首次访华;另一方面是促进中法双方贸易往来。他的到来对当时的中国确实有不小的意义,于是有些人认为故宫此举不太妥当。
奥朗德
即便如此,故宫方面仍拒绝这辆车入内,奥朗德有些无奈,随行工作人员找到故宫馆长表示不满,而馆长不卑不亢道:
奥朗德一众人听后恍然大悟,连称有道理,随后下车。此时,拦截的闸门也缓缓升起,敞开的朱红大门迎接这位总统的到来。
这位“不近人情”的人就是前故宫馆长单霁翔。
勤劳苦学,立志报国
1954年7月,单霁翔出生了,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不到三个月大的他裹着襁褓被父母带到北京生活,从此和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牡丹亭》题记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打记事起,单霁翔就深爱着北京,爱着老街旁的郁郁葱葱的树木、辗转曲折的胡同、随处可见的历史文化,从惊艳到热爱,一直如此从未停止。
单霁翔年轻时并未有机会读大学,但对知识求知若渴,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读书学习,到了24岁那年高考恢复,他凭借多年积攒的知识和挑灯苦读,如愿以偿考入东北师范大学。
1979年,教育部派100名学生前往日本留学,优中择优,反复考察,最终仅读一年大学的单霁翔脱颖而出,成为这100名学生中的一份子,一同飞往日本求学。
虽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制度有不小的差别,城市规划更甚,高楼大厦和历史建筑相互交映,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文化冲击使单霁翔感到震惊之余,暗自下了决心:要让中国悠久历史发扬光大,将来的中国的国力必然要比日本强。
于是,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日本总会出现这样一幕:年轻的中国男子,抱着厚厚的书籍穿梭于大街小巷,停留于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有时候他驻足于某个历史建筑、博物馆,表情凝重,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四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单霁翔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临行前,他和别人不同,装满他行李箱的不是当地特产,也不是免税店的商品,而是书籍和资料。
他认为这些资料是国内缺乏,也是国内历史文化发展所需要的,经过精挑细选,选了一摞又一摞,使劲装满行李箱,这一装就是24箱。
回国后的单霁翔,由于知识广阔,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两个方面均有涉猎,再加上国家此时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他在文物局和城市规划局之间反复调动,期间也做出一番成绩。
或许是表现突出、成绩斐然,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将近20年后,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开启人生最为精彩的旅程。
初入故宫,铁腕手段
要说起和故宫的缘分,最早是在单霁翔小时候那不经意的一瞥:春风拂面,树梢攒动,金瓦红墙的故宫在日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一眼入心,从此他的心底留存下它的身影。
单霁翔一直以为故宫于他而言,只是作为景点考察参观,感受它沉淀的历史韵味,而现在,故宫对他来说是第二个家——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他满心欢喜踏入故宫的大门,迎接他的有数不尽的问题——曾经的一系列风波,带给故宫不小的影响。明珠蒙尘,黄钟毁弃,从人人向往到世人嘲笑——在这样的故宫工作,可不是什么锦上添花的好事。
由此可见,故宫的凛凛威风、威严肃穆日渐式微。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处处彰显中国历史传统的标志,竟丧失了它应得的尊重,单霁翔目睹这一切,感到心痛不已。
单霁翔认为,中华文化之于世界文化,好比中国之于全球的地位,唯有复其威信,才能得以传承。他决定要给故宫清一清灰,扫一扫土,让它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恢复它应有的尊严,重振往日风采。
他为了揪出问题,穿梭于大大小小的房屋,踏遍纵横交错的道路,这72万平方米的“四合院”,被他了解得十分透彻。经过实地考察,他对症下药,开出几个良方,故宫逐渐恢复勃勃生机。
单霁翔最先发现的问题,是数道砖缝夹杂的烟头,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后患无穷。数据显示大部分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失火原因,竟和随手丢弃的一个小烟头有关,实在叫人惋惜。
故宫建筑多是木质,十分怕火,稍有不慎便会损失惨重,既然如此,那就禁烟禁火,从根源上解决。
不过,推出禁烟规定的单霁翔也不是第一人,但往往都半途而废,听之任之,随游客而去,而单霁翔不同,既然下定决心,不会善罢甘休,一定坚持到底。
他带领工作人员,执行禁烟规定,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不得破坏规定。有的人不满,以消极怠工表示抗议,单霁翔笑眯眯回应:吸烟有害健康,更有损文物保护,若是犯了烟瘾,就到故宫外抽够了再回来。
于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记录的场景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故宫工作人员噔噔噔跑到大门外抽烟,香烟燃尽人才回。
一些游客们见状,也不太好意思抽烟,悄悄地把烟放起来。即便如此,有些瘾君子的烟瘾犯了,顾不上那么多,掏出烟就抽,可是这不就违背了单霁翔的初衷吗?
单霁翔发现员工影响虽有用,但景点的引导和规范更不能少。禁烟标识、宣传画一样没少,保安收缴香烟火机也不落下,如此双管齐下,故宫中的烟头愈发变少,单霁翔也稍微松了口气。
工作人员在检收打火机
除此之外,诺大的故宫还积攒不少垃圾,一方面游客感官体验不佳,另一方面,作为历史遗迹的狂热爱好者——单霁翔,十分担心未能及时清除的垃圾可能会对建筑保护有影响。
单霁翔认为,心理学的“破窗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扇窗户被打破后,只会出现更差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破坏其他的窗户。同理,只要有人开始丢垃圾,那么其他人也会效仿,情况愈演愈烈,结果不容乐观。
同时,影响清洁度、美观度问题的还有下落的树叶,可是总不能把树砍了吧,要知道故宫是园林建筑,花草树木本身就是故宫的一部分,层次分明、相互交映,更能展现其立体性和结构性。失去它们,故宫就失了几分灵魂。
对于这个问题,单霁翔想了一个办法:任何物业公司想接手故宫,必须把落在地上的垃圾和落叶,在两分钟内清理干净,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多方考察和筛选后,一家物业公司赢得此项工作。于是,故宫中出现这样的风景:天还未亮,一群保洁工作者冲向各自负责的区域,紧紧地盯着每一片地,让垃圾彻底从这儿告别。
在这群勤劳的人群中,还有单霁翔,他不喜欢做指挥者,只愿做一个实干家,一是为了了解规定是否合理,二是和大家一起享受劳动的果实。
单霁翔的方法确实有用,上行下效,整洁的故宫又展现出特有的肃穆和威严。不过,要说最“狠”的规定,要数接下来的一条。
故宫的路和普通的路不同,所用的地砖是山东临清砖,每块砖从倒模到烧制出窑需要两个月甚至更久,达标的砖要做到“叩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状态。虽比不上室内砖的造价,但也是展现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劳动成果的象征。
从前的日子里常有游客开着车行驶在故宫中,方便是方便了,但对砖块的磨损着实不小。单霁翔也不管会不会得罪人,推出“禁止机动车辆入内”的规定,一时之间引起哗然。
单霁翔始终如一,坚持己见,这不仅是保护文物,更是关乎于民族尊严问题。白金汉宫、凡尔赛宫、日本宫殿不许车辆入内,凭什么故宫要开放“特权”?民族文化面前人人平等。
禁车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无论何人一律下车,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法国总统奥朗德被闸门阻挡在外,任谁前来游说都行不通。
这项规定成为中国人的一道底线,和民族尊严紧密相连。只不过,当单霁翔一退休,故宫这一底线就被人践踏,年逾花甲的他对此表示深深无奈,久久不能言。
话说回来,此时的单霁翔名声鹊起,一度名扬在外,时人以为他是一个“铁面无私,难通情达理”之人,谁曾想,他居然还有另外一面。
转换头脑,维护故宫
外部环境整顿得有模有样,如何让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单霁翔的另一个难题。
他发现,历史虽充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留心它、了解它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人,要么是历史工作人员,要么是历史爱好者。若想让男女老少都爱上历史、研究历史实属不易。
单霁翔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有些人对历史文物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甚至有些人认为,历史文物是残缺破败的。
不过,也怨不得大众。历代的故宫管理者谨小慎微确实没错,但过于谨慎。因为占地面积大,就把道路封起来;因为文物多,就把门窗锁起来,一关一锁,关住的是兴趣的大门,锁住的是知识的宝箱。
所以,即便大家千里迢迢来到故宫游玩,仍不得其所。久而久之,故宫也离人们越来越远,远远地被世人抛在脑后。
从前的故宫如同新时代的旁观者,不参与人们的生活、不发一言一语,茕茕孑立,十分孤独。他觉得,抛开招揽人才修复文物不说,通过多种途径宣扬历史文化是重中之重。
可是这些想法若要付诸实现就需要经济支撑,经费该从哪儿来呢?单霁翔想了一个办法,要钱。于是,领导办公室里堆满了他上报的资料和报告,内含详细严谨的分析和结果预测,然而得到的经费远远不够。
他咬咬牙狠下心,“又是哭又是闹”,哭诉问题的严重性、宣传的必要性,时间长了,他的决心和毅力打动了上级领导,陆续获得了4个亿的经费。
收到经费的故宫,盘点计算,把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由于文物长年失修、用料讲究、人才缺少等种种原因,这4个亿看似很多,但其实并不能有效解决眼下的问题,难道他要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找上级拨款吗?
毕竟国家经费有限,要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单霁翔想:故宫要是可以创造收入就好了,不仅能解决经费问题,还能搞宣传,如此一来一箭双雕,岂不美哉。
就在此时,台北故宫的文创火遍大江南北,“朕知道了”、“宫廷白菜雨伞”等一系列让人忍俊不禁的单品,让男女老少爱不释手,同时还能了解商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单霁翔眼前一亮,这种做法无疑是最佳,可以让故宫这样的历史旁观者参与人们的生活,和新时代文化巧妙结合。他连忙找到团队中的年轻人,做了一番严谨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喜好,社会的潮流动向。
渐渐地,一个想法出现他的脑海中:要做属于故宫的文创,贴近百姓生活,结合现代潮流,做出文化碰撞的产品。只有与人们生活对接,大家才肯把文化带回家。
“藻井伞”、“脊兽架子”、“故宫口红”等有趣的产品应运而生,单霁翔团队统计短短三年里,他们已经收益10个亿,研发11500种单品,在保证种类繁多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跟上去。
藻井伞
有时候,故宫推行各项展览,单霁翔团队会根据展览的内容推出“新品”,游客在逛完展览后,看到这样的商品即便不购买,也会对文物本身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单霁翔的根本目的——发扬中华文化,让所有人感受文化。
彼时的单霁翔俨然成为半个故宫网红,但凡是故宫推出的文创,销量一骑绝尘。不过,已深谙营销策划的他没有停下步伐,继而推出一系列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深入人心、惊艳众人,也让大家认识到雄浑气派的故宫另外一面。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等佳作,展现了背后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以及文物修护的艰难,为本就历经风雨、庄严肃静的故宫,又增添了一丝柔情和烟火气息。
随后,网络上掀起一股热潮,人人都在讨论文物,亦或是讨论文人墨客。一时之间,中华历史文化成为网友们的热议话题。同时,打铁要趁热,线上故宫又被推行出来,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故宫中和大气之风范。
短短几年间,故宫从以往的安静,摇身一变成为大众的宠儿,正值爆红的故宫,没有就此打住。
单霁翔团队赶紧推出相关教育,毕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教育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承担着传承文化、发扬爱国精神的重任。
孩子们每天跟着他学习知识,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和先辈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
如今已耳顺之年的他,不再担任故宫博物馆馆长,却总立于城墙之下,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伏身捡起一片碎纸,突然间听见一家几口笑着谈论展览趣事。
文化传承且看后世之人所为,结合当代生活将其发扬光大,不仅是宣传方的头脑灵活,更需要众人的主动学习和接纳,单霁翔虽不再年轻,但他时刻保持学习、进步的心态。
退休之际,他骄傲地说道:“我们终于可以说,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历史文化不再是衰退流失,不再是快节奏现代都市中仓惶不安的过客,而是众心所向,素履之往的净土,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民族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