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全省新增技能人才数量全国居首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5月25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自2004年《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颁布以来,全省就业工作成效主要表现为“五个持续”: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7年保持在100万人以上,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二是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9年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27.6:35.3:37.1。城乡就业格局深刻变化,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1.7%。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4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30万人,2020年全省新增技能人才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三是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冲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左右。重点群体就业稳定,高校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0%以上;自2004年以来,共帮扶888万失业人员、179万就业困难人员、4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妥善分流安置93家煤炭企业、17家钢铁企业去产能职工12.8万人。四是就业质量持续提高。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4年的14332元提高至2019年的84089元,实现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快于生产总值增速。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达到4464元,工资拖欠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企业用工更加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五是就业工作持续创新、走在前列。
为激发创业活力,山东省首创创业大学培训模式,举办“创业齐鲁训练营”、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打造高素质创业人才队伍。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齐鲁“乡创”计划、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组织开展“双创”活动周、创业大赛等各类活动,选树创业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截至目前,全省市场主体达到1232.8万户,创造大批就业岗位。
山东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连续实施两轮就业创业培训五年规划,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坚持“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金蓝领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自2004年以来,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1552.8万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77.59亿元。
为兜牢民生底线,山东省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扶,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自2004年以来共帮助12.3万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实现动态清零。突出抓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出台《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积极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全省1.2万家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4.4万人。
在加强就业服务管理方面,山东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成2家国家级、21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至7615家,从业人员达到9.6万人。广泛开展满意服务、精准服务、品牌服务、标准服务、智慧服务,建设智慧就业服务大厅,推动政策实施、就业管理、招聘服务全程信息化。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出台稳就业24条、保居民就业34条、三保10条、灵活就业20条,推出“免减缓补返”组合拳,超常规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举措,为72万户企业减免社保费737.8亿元,为26.4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34.7亿元,设立2.1亿元的就业风险储备金,有效稳定了就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