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陆车用IC全自制 台厂备战

大陆推晶片国产化,电动车被列为重点目标。图/新华社

驱动IC族群4月营收表现

中国大陆积极执行国企及自主品牌国产化任务,预计2025年实现晶片国产化率达25%、2027年将达全面自制,自新能源车寻找突破口,车用IC首先面临挑战。驱动IC业者分析,尽管是非强制方式进行,依然会对台厂造成进一步压力;不过业者透露,IC设计需时间积累,尤其车用验证时间长,未来仍有台厂发挥空间。

据陆系驱动IC业者透露,大陆工信部订定目标,拟于明年实现晶片国产化率25%,以积分制形式,倾国家资金补贴国产晶片研发。其中,电动车被列为重点,预计2027年整车晶片将达全国产。

因传统燃油车每辆所需晶片数为600~700颗,电动车则提升至1,600颗,智慧汽车更是倍增至3,000颗。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看电池,下半场看晶片,晶片无疑是未来汽车产业竞争焦点。

台厂严阵以待,驱动IC业者首当其冲,竞争对手以成熟制程打造,加上政府大力补贴,低阶产品甚至成本价还不赢。自去年底开始,已有台厂转往陆系晶圆代工厂投片,配合客户需求外,也减缓成本压力。

台系业者不讳言,低阶产品竞争状态加剧,但对于高阶产品的性能,则持续进化当中,IC规格必须跟进提升;面对价格竞争,只能提升设计技术能力、开发具有附加价值与差异化的产品,提供客户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相关供应链也指出,尽管中国大陆政府手段雷厉风行,但厂商能否跟上是另一大问题;过往也不乏大力整顿,迎来的是产业秩序骗补乱象。此外,车用晶片认证旷日废时,导入采用至最终量产往往需要四年以上的时间,依赖补助非长久之计。

业者更私下透露,现阶段台厂仍握有技术优势。以车用晶片为例,一旦走向海外市场,晶片品质要求提升之下,还是得找台厂协助,也因为终端售价较高,台厂更有议价空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