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当「职业哭丧人」 40分钟赚4千元被称「老师」

▲「职业哭丧人」的从业人越来越少,因此每年都非常忙碌。(图/翻摄中国日报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四川省郫县农村,「哭丧」传统仍十分流行,当地人往往会请来职业的「哭丧人」来领头哭丧,并在完事后给予一定的酬劳,有年纪的农民们还尊称这类「哭丧人」为老师。74岁的陈继英做了一辈子的哭丧人,她表示,虽然现代有越来越多人认为这种哭丧毫无感情,但她还是让技术学校毕业女儿继承衣钵

根据《中国日报》报导,陈继英一年有320天都替人哭丧,她通常受雇于死者家属,会在丧礼前的2个小时到达死者家,大致了解死者的生前事迹,然后在丧礼的时候,表现得像是死者的子女,称呼死者为父或母,一边哭泣,一边说着死者的生前事迹,一言一语都让死者的亲友潸然泪下。

陈超清在郫县开设殡葬公司,他透露,40分钟的哭丧报酬约是8百元人民币(约4千元新台币),不过近年开始情况有点不同,「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代哭人』根本不认识死者,完全没有感情;说不定再过个几年这行就消失了」。陈继英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说,自己虽然是为了养家活口,才替这些毫不相关的人哭丧,但是有些时候会被死者亲友们心情感染,渐渐的难过起来,「有次参加一位80岁老人的丧礼,她的儿子悲痛的在地上打滚,那种伤心触动了我,当时我的眼泪是真心真意的,后来我的哭声又感染到其他亲友,大家哭成一团」。

陈继英还说,过去这个行业挺受农人尊敬的,不少年纪较大的人都还会称呼「哭丧人」为「老师」,因此自己在18岁时就很想从事这个行业,「我当时就挺羡慕的,因为可以赚很多钱,还能白吃白喝」。陈继英从技术学校毕业的20岁女儿现在也在从事职业哭丧人,殡葬业者陈超清说,「现在郫县人口超过50万,从事哭丧的人却屈指可数,因此他们一年有300天以上都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