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娃被剜掉一块肉!医生:这种“黑点”不是痣!发现赶紧上医院

天气越来越热,大家带娃出门时

除了注意防蚊,

还要小心这个坏家伙!!!

辽宁沈阳,一位2岁男孩被一只蜱虫趴在头发里持续叮咬了5天。等家长发现时,蜱虫已胀大几十倍。

在这5天里,蜱虫一直靠吸食孩子血活得好好的!

更令人心疼的是,送医后,由于蜱虫身体太大,常规的处理已经无效,医生只得将蜱虫所在肉块一起切除。

(这是切下来的一块肉,看着都疼啊!)

据孩子妈妈说,周末带孩子出去爬山,这个蜱虫应该是孩子在登山过程中,无意间被蜱虫爬到头上。

像这样的悲剧,每年夏天都在上演,因为——

每年4月到10月,蜱虫就会“放飞自我”,大秀存在感!

隐藏在夏季户外的杀手

1

绿色的地方是蜱虫的地盘

蜱虫通常在草丛、灌木丛、森林、草原或者山地出没。

所以,那些喜欢去树林、草丛玩耍的孩子和宠物,更容易被蜱虫“赖上”。

2

不仅是“吸血鬼”,还是“饿死鬼”

吸血时,它会一头扎进人的皮肤里。

如果刚被蜱虫叮咬,细心的人会发现皮肤上多了个“小黑痣”,比如这样

这个“小黑痣”,其实是蜱虫裸露在外的半截身体。

只是因为成虫体长约2~10mm,跟米粒差不多大小,所以很难被人发现。

而且蜱虫吸血后会变大数倍,像一颗红豆那么大,最大可达30mm。

3

产卵不输“小强”,生命力堪比乌龟

硬蜱一生只产一批卵,产卵时断时续,连续十多次,总产卵量从千余粒至万余粒不等。

之前,大连有个8岁男孩耳朵里进了一只蜱虫,被发现时都已经“安家”产!卵!了!

蜱类一般生命力较强,耐饥饿,其中非洲软蜱不吃不喝最多可以活30年。

4

吸血就算了,它还放毒

在传播疾病方面,蜱虫的威力也不可小觑。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料显示:

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 31 种细菌性和 32 种原虫性疾病。

如新疆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等等传染病。

其中,部分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病,病死率可超过10%,传播力强。

不可不防。

发现蜱虫叮咬,千万别硬拽!

蜱虫这么凶猛,发现后到底要怎么办?拍死吗?

不能拍!

⏩不要这样做:

❌不要拍打

❌不要火烧

❌不要硬拉

发现被虫子叮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虫子「拍死」或「往外硬拉」,但这些招数都会刺激蜱虫继续往体内钻,并释放出更多有毒物质

蜱虫在吸血时,头部会钻入皮肤,而蜱虫的口器上有倒刺。一旦处理不当,使蜱虫的口器残留在肉里,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造成进一步感染。

⏩ 正确做法:

✅用镊子夹除。

1. 用细口的镊子或钳子尽可能地贴着皮肤夹住蜱虫的头部,注意不要夹腹部;

2. 缓慢垂直向上拔出,不要生拉硬拽或者扭转蜱虫;

3. 取出蜱虫后,建议用酒精或者肥皂水给伤口消毒;

4. 拔下来的蜱虫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以避免蜱虫的液体沾到人,导致感染,万一伤口恶化,也能作为医生处理的参考

不想被蜱虫“赖”上,这四点要记住!

01

少往植物茂密的地方跑

其实,不光是蜱虫,很多蚊虫都喜欢植物茂密的地方。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小树林、草丛等地,最好还是少去或不去。

02

出门从头武装到脚

如果一定要去树林或草丛这些地方,建议穿长袖衣物,能把裤腿扎袜子里就扎袜子里,别穿凉鞋、拖鞋、露趾鞋。

衣服的颜色建议选择浅色系,这样不容易招虫。

03

涂抹防虫制剂

比如避蚊胺、避蚊酮等,喷在皮肤和衣服上就行,别喷伤口、眼、鼻、嘴、耳这些特殊部位。

但两个月以下的宝宝,不能喷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04

外出归来后,仔细检查身体

外出回来后,一定要记得和家人互相仔细检查身体各个部位,看看是否有奇怪的「伤痕」。

如果身上突然多出“黑痣”,一定要反复确认是不是蜱虫。

现在是蜱虫活跃期,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种虫子的危险性,大家觉得本文有用的话,点赞+在看+分享,让更多朋友看到文章,能提醒一个是一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