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里春风读书
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感觉最近没有收到我们的推送,可能是因为公众号又调整了推送规则,导致推文没有推到你们的跟前。请星标我们,或是多多给我们留言,点赞,人海茫茫,不要走散哦~
春分一过,才彻底的觉得开始步入春天,每当春天来临,我的书架上总会上新大批量的书,它们在那提醒着我,别忘了,我们还有书,我们还拥有书。
以下是来自孙云老师的三月好书推荐:
撰文|孙云
编辑|核桃露
● 《快乐上等:女性怎样自在地活》
开年的一本书是上野千鹤子和汤山玲子的访谈录。我只是读了一本书,就跟着她们抵达了很远的地方,撬动了我的保守思想。75岁的上野千鹤子,标杆式的女性主义者,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典型代表。女性主义很难被定义,各种各样的诉求都可以让你成为各种各样的女性主义者。与其说,不需要男人的认可,女人也要活出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本质上,女人还是要有一个不断打开生命的过程,通过读书、做事、聚会、游历等,把生机勃勃的外在不断内化,才能诞生精神上的自我。自我越清晰,越容易获得价值感和对外界的把控,也就越敢于说不。
冯唐曾说,他一直觉得女性是比男性更高级的物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说:远古时期,男人出去游猎,而女人留在山洞里。所以男人基因里就是方向感好,目标感强,女人就相对更封闭。梁教授认为现代女性应该建立自己的哲学,应该认识世界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以及实现艺术化生活。
经济流动能消除一定的社会固化现象,但渗透日本顽强的男权文化还是相当困难的。日本流行词“现充”,即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充实,反之为“非现充”。非现充的人士就会逃避现实,在游戏动漫等一切有现实政治无关的世界中生存。这么看,日本的二次元文化确有发展源头。
上野和汤山聊得百无禁忌,如何利用自己的女性身份来拓展边界,聊日本的男权背后是“妈宝男”,以及玩笑谈及把日本变成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女性才能选用总统选举权。总之,女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发掘有趣的事。
● 《一个女人的故事》
作者安妮·埃尔诺,法国作家,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好读的一本,叙述简单轻盈,读的过程觉得又美好又深刻,就像是看了一部法国文艺电影。书中的女人有一种蓬勃生长力,她对美的热爱,对体面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慕,文化程度不高但对生活有一种通透,她塑造和启蒙了她的女儿(本书作者)。本能的,她和青春期之后的女儿建立和保持了一种张力。毕竟,她所有难堪的时刻也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女儿,但她并不自知。
正如安妮·埃尔诺说,这是一本介于传记、社会学和文学之间的作品。平民母亲每日在店铺里卖牛奶咖啡蔬菜,是梦想着女儿有朝一日能坐在阶梯教室里听大学老师讲柏拉图。二战后的法国是这本书的时代环境,但爱和自尊压住了苦涩。
● 《父亲》
梁晓声笔下的父辈承载着那一代人独有的局限:没有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对孩子造成了不限于心灵上的伤害(父亲的愚昧造成了哥哥精神失常,姐姐过早夭折等),带来一种父子间的隔阂和冲突。而家里的母亲始终是包容担待的,是父子间的调和剂。父对子的朴素情感也会存在,但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呈现。比如,父亲会觉得多吃两碗苞谷饭的男孩子才有出息,因为力气就意味着养家糊口。
这都逃不出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其实从毛邓到鲁迅、胡适到曹禺、郁达夫,要么对父亲只字不提,要么颇有微词,要么父亲离世太早,成长全依托母亲。鲁迅的鲁字就来自他母亲的名字。可见那些在父权封建思想下成长起来的男士,多少是背负着很大的压抑感。当代之后,这种情况就不多了,而父亲节也漂洋过海地来到了中国,虽然带来的画面感远大于隆重感。
《父亲》中的父亲年迈之后,反而温顺了很多,给儿子照看孙子,打扫家务,发挥余热。作者对父亲的看法也由埋怨、憎恨,到理解了父亲的不幸,在书中是通过一位年轻女士来完成这一转化的。这位娇艳的女士自视清高,言辞间有轻视农民之意,作者向她提出了抗议,而这一幕恰好并被门口的父亲听到。只是,为何非要通过一位女士来完成转换呢?
● 《在细雨中呼喊》
小说延续了余华一贯的风格,用朴实、简单的文字来呈现野蛮、荒诞。故事主线是一个男生从童年到青春期分别在原生家庭、寄养家庭以及学校的经历。他身边的人形形色色,留给他的感受却有惊人的相似性——他只能孤身走暗巷,这也暗合了书名“细雨中呼喊”。文字如刀,余华把每一个人物都雕刻得又狠又泼辣,哪怕是那位爱织毛衣的说话软绵绵的男老师。每个人的蛛丝马迹都被余华用显微镜放大了。既如此,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在那个灰头土脸的时代背景下,集体豁出去了。书中为数不多的温情,留给了男生青春期那段惺惺相惜的友谊(我和苏宇)。
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呈现。读的时候觉得有些零碎,没有《许三观卖血记》那么一气呵成,但是读完觉得这本结构很有层次感。中间大量笔墨写了男主的青春,以及他那时对友谊产生了一种无以复加的依恋。其实这部分完全可以删减一些文字的,但作者没有。我后来想想,可能那就是余华真实的青春感受吧,对他的一生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至深影响,因此借题放在了这本书里。
● 《胡适杂忆》
理想中的谦谦君子应该就是他这般模样。从康奈尔大学到哥大,师从杜威学哲学。强闻博识,顶顶聪明,倡导西方的自由和民主,告诉后辈无论如何要轰轰烈烈过一生,一个完完全全的乐观主义者。
胡适这般清贵的模样、眼界和经历之下,骨子里是一位敦厚温顺的东方书生,他毕生夙愿是教书育人,而非参与政治。他自嘲连书柜都整理不好,哪有功夫管理官场。
胡适的一生都在左右为难,从情到政。蒋介石几次劝他去美国做外交大使,他在美国数年到处宣讲,渲染抗日氛围,赢得美国对中方的资助。回国后积极建设北大原子研究所,但终未果。
文人多寂寞。胡适应当是具有磁性人格魅力的君子。发乎情,止乎礼。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旧婚约、新婚恋、半中半西亦可的三角时代。他最终的选择是让自己三从四德,礼让诸位。
我年少时以为鲁迅既是民族魂,那么鲁迅指责的一切,我们都可以视为反面。鲁迅骂胡适,可谓下笔之刻薄。胡适完全可以以怨报怨,以俗对俗。但没有。鲁迅过世后,很多手稿在当时要急于发表,许广平第一时间找人帮忙,找的就是胡适。
晚年的胡适身居台湾,批评过蒋介石,一直被外界指责,他在晚年一直倡导包容大于自由。他曾改写西游记第八十一难,让唐僧割肉身以超度众鬼魂。我觉得那个被改写的唐僧就是胡适。
身处污浊的时代,胡适是块清白的璞玉。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芒穿越历史尘埃,成为21世纪的宝藏。胡适的生日是12月17日,何时北大校园才能有他的一尊雕像。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皇帝是光绪。光绪自小师从翁同龢,应该是接受了最好的国学教育。长大后对接受新事物是非常灵活的,爱看新书,经常去商务印书馆要书看,他读过的书单现在还有存留。20岁时学英文,喜欢西洋乐,会弹钢琴。支持康有为新政,废除八股文,设立京师大学堂。一腔热血,然环顾朝廷四周,却无亲信一个。
在被慈禧太后拉去西逃途中,光绪的装扮跟身边的太监没什么区别,难以被民众认出。一位抱着孩子的农妇献上自家的鸡蛋和点心时,光绪令太监赏钱,还低头亲了一下孩子。读到这段文字,一下子泪目。光绪是反对慈禧太后西逃的,认为没必要。流离失所一年后,他们又返回了京城,因为签署了《辛丑条约》。
高处不胜寒。慈禧西逃前,把光绪最爱的珍妃填井。而光绪厌恶的皇后,是慈禧安排的亲侄女。戊戌变法后,光绪已在孤独中木讷,光阴流转,一生被控制,精神饱受折磨,去世时只有38岁。溥仪曾回忆:一位名叫李长安的太监说光绪去世前一天还好好的,因服了一剂药而身体状况变差,药是袁世凯送来的。2008年,光绪遗留的头发和衣物经现代科学鉴定:死于砷中毒(砒霜)。
● 《回到尘封的古蜀国:三星堆解密》
说起三星堆,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自然环境:古蜀国那时的风貌是气候湿润、林木蓊郁,象群漫步与百鸟争鸣应是理所当然。成都平原一带,风调雨顺、农业发达,古蜀人世代把野蚕驯养为家蚕,尊称为蜀的第一代首领为“蚕丛”。从甲骨文中的蜀字书写形式,到古代神话传说中蜀人的始祖烛龙“人首蛇身”“直目正乘”的形象,都指示着“蜀”和“蚕”的渊源。
其次,三星堆里出土了大量的贝壳,已被鉴定来自印度洋深海,说明古蜀国与印度等西亚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渗透。
其三,出土的蜀陶,基本组合是小平底罐、尖底器、高柄豆、鸟头形的勺把,独立于中原文化。总之,坛坛罐罐都小巧且尖底的,站不稳啊,正着急,结果后面说:尖底器是与器座成套配合使用的。这种用法让人联想起今天仍流行于四川的“盖碗茶”,也是成套配合使用。
其四,鸟头勺把是三星堆最为著名和最具特色的陶器制品。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历史是不能没有想象力的。
其五,三星堆的玉石文化与良渚玉石文化接近,与中原文明有渗透。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其六,三星堆里没有高高在上的“鼎”,但三星堆有自己的高大上: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古蜀人无论在观念还是实际政治生活中,未把鼎当作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反映出古蜀与中原王朝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异,以及古蜀国浓厚的神权色彩和地域特色。
那时候的古蜀国一切都可以自给自足,没有挨过打,不需要看中原帝王的脸色,因为后来才有了“武王伐纣,蜀与焉”。那时人们茶余饭后就是对神明的崇拜和追逐。如何通天通地通神明是古蜀国的文化旨意,所以巫文化盛行,用最昂贵的黄金、最先进的青铜冶炼、最雄美的面孔、最妖艳灵动的神鸟来寄托梦想。
本文作者:孙云,博士,任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Read More
好好虚度时光
祝羽捷和了不起的女性们
公众号|视频号|微博|豆瓣|荔枝FM|小红书
搜索:好好虚度时光
应聘请发送“应聘”至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