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财报大限到 3招挖下一波黑马股

台股在五月开局风云变色,三大观盘指标成交量、当冲比与指数震幅都频创新高。(图/shutterstock提供)

台股在五月开局风云变色,三大观盘指标:成交量、当冲比与指数震幅都频创新高,每天开盘都今日不知明日事,这意味着一个大一统时代的瓦解,一个新秩序建立前的乱世。

乱世下,变态成为常态。以往成交量四千亿是崩盘的前兆,现在变成了低消而已。而台股的天量在五月四日的6723亿,个股冲率最高则为五月五日爱普的七五.六%。这种天文数字绝对来自于政府把当冲税调降引发的自然结果,但背后突显出台股市场新一批操作者有别于过去三十年的操作逻辑

这批新手以九○后的新生代为主体,市场统称为小白,但不见得是个负面词,其中不乏横跨在投信界与市场派间的高手,透过网路世界的合纵连横所晋身的新主力。他们没有太复杂的逻辑,对事理的分析很直白,演变为对股价的追逐没有包袱,对技术分析量价藩篱的新定义,甚至带动外资法人对个股评价模式的改变。如果大家需要例证,不妨回想自去年以来目睹之怪现象,然后逐步演进到现在乱世的景况:

1.先是鸡肋代名词的台积电变成护国神山。

2.再来是复古风联电华邦、友达所引发的低价风。

3.接着则是IC设计沛然莫之能御的钱塘大潮,管它本益比是几倍。

4.最近则是追求低本益比的原物料族群

但时至今日,第四点变成矫枉过正,造成传产股的极阳电子股的极阴。极阳包括:航运股的市值比为二.六%,但五月四日的早盘阳明公告单月获利而成交比冲至三一%,超额度十一倍;钢铁股的市值比为二.二%,五月六日早盘因中国五一长假后大涨钢铁股成交比来到一八%,超额度七倍。至于极阴,则是电子市值比为六二.五%,但五月四日早盘成交比居然低到四三%,不足率近二○%。

其实极阳与极阴形成的关键,与当冲造量及隔日冲造价有直接的关系。但不管如何,这个盘势全球央行不升息抗通膨的前提下,都不致形成崩盘或走空,唯一差别只会发生在类股主流间的移转而已。毕竟极阳有物极必反、极阴有否极泰来的可能。至于阴阳间如何掌握极致点的来临,有个历史经验可以参考:

二○一八年的国巨,在全球被动元件缺货及涨价下,股价一路从二位数来到三位数。当六月九日股价来到1180元时公布单月获利,次日本土券商调高EPS上看111元,给予十五倍本益比上看1680元目标价,潜在涨幅为四八%。但实际上,股价仅在一周内涨到1310元即见顶,只比1180元多了一一%而已(见图一)。

这个案例或许对小白而言是个很好的启示,景气循环股的评价模式不应由本益比(PER)来决定,真正主流投资的教学法是以股价净值比(PBR)来评量。若回推国巨当年天价的PBR极值为十一.六倍(以前一季的净值计算,而非年底的事后值),以图二为参考。

换言之,景气循环股的十一.六倍为最大的想像空间,以此对照目前市场最热的几档景气循环股,在五月七日时的PBR及溢价幅度如附表

表中透露着:这次股价飙升,PBR脱离上次极值最远的为「第一铜」(二三六.八%),而PBR目前最高的为「阳明」(八.一三倍)。这张表的运用不是在找落后上次PBR极值最多的补涨股,反而是在告知这次的领头羊为第一铜与阳明,其余都是这两只羊的跟随者

若是再把国巨的PBR极值十一.六倍来对照目前PBR最高的阳明,即可换算阳明最大的想像空间在130元(以净值11.26计算)。但中间有个吊诡:国巨是全球晶片电阻及MLCC前二大,是该市场的PRICE MAKER;但阳明是全球货柜航运的第九大,不具定义全球运价的能力。故用国巨的十一.六倍比拟阳明的十一.六倍,对阳明似乎有抬举嫌疑……,但至少,这就是本波阳明股价最大的想像空间了。

王国维在哲学论述中有段名言: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笔者以此来阐述传产的可爱与电子的不可爱间,投资人宜如何断舍离。至于由此衍生的观盘重点,笔者的标准是:

1.高档的类股,看谁在脱队,低档的类股,看谁在领军趋势不会一日形成,都要时间累积。头与底,都是时间的函数。

2.高档不会有利空,看脱队多寡才能观察是末升还是初跌;低档不会有利多,看领军成长才知是末跌或初升。二者间,都是常态分配形成前的极值区;钝化,是衡量趋势反转的切入点

3.举例,传产因为原物料报价齐扬,通膨与超级大循环之说变为共识,投信法人一周前是造纸在脱队,上周五则有小塑;而电子上周四是覆晶载板在领军,周五则是IC设计、光学、记忆体最为整齐。

运用这些观盘重点,投资人不妨再结合五月十五日前公布的第一季财报与四月营收,从中寻找修正至低档但法人未放弃且回补,或低本益比的标的,候选名单包括:MINI LED的「台表科」(6278)、「惠特」(6706),资安的「零壹」(3029)、「瑞祺电通」(6416),电竞的「微星」(2377)、「曜越」(3540),提供给投资人做参考。

林友铭台股点金录图-景气循环股操作法则-国巨周线。(图/理财周刊提供)

本文作者:林友铭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081期》)

《理财周刊10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