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牡丹!原来你是这样的“人间富贵花”
说起牡丹,你真的了解这朵“人间富贵花”吗?
首先来说牡丹的颜色。
牡丹,除了有我们常见的红色、粉色、白色、黄色外,还有蓝色、紫色、绿色、黑色。要问这么多颜色的牡丹哪里看?那就和我们一起走进国家牡丹园吧。
位于河南洛阳的国家牡丹园,拥有国内外牡丹种质资源1362个,栽植牡丹200余万株,涵盖9大野生原始种和世界8大园艺品种群,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牡丹品种活体保存、无性繁殖和科研基地。
再来说说牡丹的名字。
月锦、姚黄、豆绿、洛阳红、锦绣芙蓉、黑海含金、青龙卧墨池,这一个个充满中国风的花名,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牡丹诞生在中国。而洛阳作为中国牡丹的原生地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
“牡丹霓裳”大型装束复原秀在河南省洛阳市牡丹博物馆北广场上演,以30件出土陶俑的服饰造型为原型,结合了《洛神赋图》《簪花仕女图》等古画中的场景,展现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之美。 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摄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唐代诗人刘禹锡、李商隐、徐凝、李正封等咏牡丹时,都以“国色”尊之。而从宋代开始,除了能见到大量的牡丹诗词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等。另外,牡丹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因此也是画家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可以说,牡丹一门,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是屡屡“刷屏”。
下面说说牡丹的“花落花开”。
令人不曾想到的是,由于没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和机构,民国初期,洛阳的牡丹品种仅剩50余个,到上世纪60年代,牡丹品种也只恢复到100多个。直到1992年7月,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将国家牡丹基因库落户在洛阳市郊区苗圃,作为牡丹种质资源的活体保存库,保存和管理牡丹品种的遗传资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数据,开启了牡丹资源保护工程。
郑红霞,是国家牡丹园的一名技术人员。哪株牡丹、哪个品种在园区的哪个位置,她可以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她还有一双慧眼识牡丹的本领,只需要看株型和叶子就知道是什么品种的牡丹。
曾经“花开花落二十日”的牡丹,如今在郑红霞们的培育下,可以做到“花开花落随人意”。这让远道而来、错过花期的游客也能欣赏到“真国色”。
这是在洛阳国家牡丹园拍摄的牡丹花。新华社记者 吴炜玲 摄
最后说说牡丹“实力”。
如果你认为,牡丹只是文人骚客笔下的“花架子”,那你就还没有真正了解这朵“人间富贵花”。
在洛阳,依托丰富的牡丹资源,从1983年开始举办牡丹文化节,经过30多年的举办,近年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保持在2000多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稳定在200亿元左右。
时下,河南省洛阳市内各牡丹观赏园调控花期牡丹进入盛花期,游客走进观赏园赏牡丹、享春光。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除了“赏花经济”,洛阳牡丹产业链不断延伸,牡丹种植、牡丹籽油、牡丹食品、牡丹瓷、牡丹画等深加工产品和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洛阳老城区现有86个催花大棚,为花农增收3200余万元。牡丹深加工、衍生品企业48家,开发出340多种产品,截至2019年,牡丹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已突破280亿元。
既靠“颜值”又靠“实力”,这才是你应该知道的牡丹。
点击音频 ,听牡丹故事 ↓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间富贵花”
时下,河南省洛阳市内各牡丹观赏园调控花期牡丹进入盛花期,游客走进观赏园赏牡丹、享春光。 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编辑:吴炜玲、刘在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