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三部曲:從被愛、戀愛到給愛的人生旅程
串起爱;摘自pexels 网站
每个人生下来刚开始的时候,是和母亲紧密地连结,她给予我们生长所需的母奶,这种人与人连结的感受,被体会成一种情绪,对接受母奶的婴儿来说,是「母爱」的展现,对外在的观察者来说,这个婴儿沈浸在一种氛围中,被「亲情」所笼罩。运行的动作重点是「爸妈给予,孩子接受」,爸妈是照顾者,婴儿是接受照顾者。爸妈与婴儿的关系是垂直性的,上对下的阶层关系,这样的阶层关系,我们以「代」来称呼。
在「爸妈给予,孩子接受」的状况下,一路开展下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从婴儿、儿童、青少年以至于成年,换言之,在原生家庭的环境中,蜕变成大人。不仅身体长大,心理也要相应的成长,有一个重要的成长关卡,就是完整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并给予肯定接受,俗语说「转大人」。当「转大人」后,孩子有他自己的观点,判断及处事能力,也就是说他取得独立在世的能力,可以不再依靠双亲,独自和谐地在我们这个社会过活。
就如同果实成熟了,要离开母树;此时也接近父母教养孩子阶段的终点。这段时间的「父母保存期限」,约莫十年左右,当然每个人的父母保存期限不同,但是可以说珍贵亲情的互动时间约十年,接下来。孩子就继续长大,要去寻找他的世界,他的爱人。
转大人后的爱情来敲门
爱的三部曲:从被爱、恋爱到给爱的人生旅程在孩子「转大人」后,他不再浸泡在亲情之中,取而代之的是「爱情」冒出头来。不少孩子在儿童期就有「男女朋友」,他的这番认定和发言,常让大人们莞尔一笑。因为孩子可能只是单纯地表达相互喜欢,而不是像大人们把伴侣内涵充填在角色中,大人们的伴侣内涵,往往是在为未来两人的新家庭做准备,而一个孩童可能有许多个「男女朋友」,他们只要互相喜欢就算是了。
在成年早期阶段,「爱情」蓬勃发展,接手了「亲情(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位置。垂直阶层性的上对下亲密关系,逐渐退隐在我们的注意范围内,而平行两造式的平等亲密关系,开始占据我们注意力的地盘。所体验到人与人连结的感受,亲密的形式转成爱情。
心理学中有一说,人在婴儿时期和母亲连结的「依附关系型态」(比如说安全的依附,或者矛盾的依附⋯等)会影响在往后爱情中的伴侣关系型态,也就是在婴儿时期和母亲连结的「键结型态」会重现在爱情伴侣关系中连结型态。一位安全感很高的婴儿,在未来谈恋爱的时候,安全感也会很高,较少因为伴侣不在眼前,就觉得伴侣消失掉不要他了。我们确实曾经见过伴侣不在眼前就很焦虑的人,害怕关系突然消失,而狂打电话要求保证,纵使在他的理性上,也觉得自己不可能被抛弃了,但是心中的惊惶不安一直无法被理性说服。
另一个说法比较玄,但是我觉得有些道理,在实务上也多所证明,所以把它列出。家族排列理论在谈及爱情中异性恋时,提及我们在亲子关系所获得的异性能量(比如一个男孩从母亲身上获得的异性能量),要能转化成从异性恋中的异性身上获得。比如男孩长大后所须要的异性能量,不再从母亲身上获取,而转向异性恋的伴侣获取。对我来说,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在原生家庭阶段,亲密的异性对象是母亲;在爱情以及后来的婚姻家庭阶段,亲密的对象要转化成异性伴侣。任何固执在原生家庭异性对象的人,通常都会在爱情以及后来的婚姻家庭和异性关系处不好,无法感受亲密的连结。换句话说,一位耽溺于和母亲亲密关系的男孩,在未来交女朋友上有很大的困难;一位陷溺于和父亲亲密关系的女孩,在未来和先生关系上无法感受到亲密。
婚姻家庭中的爱情与亲情
爱情是串起原生家庭和婚姻家庭的桥梁,或多或少地促成第二个家庭(「婚姻家庭」或「再生家庭」)的发生,它把「爱人」变成「家人」。当它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它就退隐,退出我们注意力之外,爱情的面貌由当初以「浪漫爱」为主的面貌逐渐转变为以「友伴式的爱」为主的面貌,它变成地下化,我们和伴侣之间的生活已默默地交织成一片,它并没有离开。
当我们迈入第二个家庭,先是享受爱情的果实,然后会思考要不要 「生孩子」?当我们决定「生孩子」以后,顺利的话,我们就迈入第二段亲情的时光。只是这段亲情和前述的第一段亲情不太一样,我们由「接受者」转成「给予者」,我们变成孩子的爸妈,给予孩子所需要的,通常这段时间的主轴是「教」和「养」,培育我们的孩子获得在世的能力,就如同我们的爸妈当时培育我们一样。这个阶段的家庭核心作为是「夫妻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或是说,爸妈之间要能先互相合作才能好好带领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心理环境。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亲密情感的路径,在我们意识注意力的层面是循着「亲情-爱情-亲情」的路径,由爱情串起两个家庭,人生显现两种亲密(亲情和爱情)。而人生前后亲情形式并不相同。
亲爱的朋友们,不妨审视自己的情感路径,你的主要亲密感来源现在在哪个阶段上?现在的你是享受亲情呢?还是爱情呢?抑或是两者皆俱?有没有卡关或流连忘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