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旋风席卷全国 又一三甲医院接入DeepSeek 实现全流程应用
《科创板日报》2月25日讯(编辑 宋子乔) 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下称“省医院”)通过国产自主研发的“DeepSeek大模型”,将AI技术用在看病全流程中,成为四川省内首家实现医疗全场景智能化落地的三甲医院。该医院目前对AI的应用,主要为对数据的整合分析以及辅助医院运行。
省医院官网发文称,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医疗行业自主可控技术应用的里程碑,更以“AI+医疗”创新模式重构患者服务、临床诊疗与运营管理体系,为全国医疗智能化转型提供标杆样本,具体来看,AI对该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环节涵盖:
据医疗行业自媒体不完全统计,DeepSeek已经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近90家知名大三甲医院的部署,涉及安徽省、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吉林省、江西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
如2月华为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合作推出“瑞智病理大模型”,国际医学、固生堂等诸多中西医民营医院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等。
这些医院通过本地化部署DeepSeek,探索其在临床决策支持、病历质控、影像分析、科研辅助、医院管理等多个医疗场景中的应用,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国内企业发布的AI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且在应用落地层面悉数采用和美国市场相同的战略,场景覆盖AI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等领域。
为何医院当下积极接入AI模型?
华泰证券认为这是基于:
二级市场上,AI医疗呈现海内外共振局面。近期,Tempus.AI、Doximity等美股AI医疗公司涨幅显著,A股不少AI医疗概念股如祥生医疗、嘉和美康、安必平、迪安诊断、美年健康、华人健康也收获了不少涨幅。
木头姐(著名投资人、方舟投资CEO凯西•伍德)近期发布的《Big Ideas 2025》中指出,人工智能将颠覆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到2030年,整个行业的表现将提升几个数量级。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认为,预计2024年—2032年,AI医疗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万亿元)。
国内多家券商认为,AI在疾病诊断、检测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或可成为AI最深远的应用领域。
东吴证券认为,AI有望为局端、院端、药企等医疗系统内的参与方赋能,实现降本增效。预计未来在生物制药、辅助诊断、医院/医保信息系统等方面,AI都将有望促进流程再造,提升研发和业务效率、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该机构关注的条线包括:
华泰证券认为AI合作有望推动医院端全病程效率提升,医疗服务或成为最快从中兑现收入/利润的领域之一。叠加前期A/H医疗服务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主营业务托底,看好后续该板块持续受益AI合作催化。
具体到投资,该机构建议关注相关通过接入Deepseek或合作其他AI平台的标的,例如:固生堂(AI手段复制优质中医名医资源+估值更低)、爱尔眼科(前期与科大讯飞合作,近期数字人发布)、通策医疗(依托和仁科技拥抱AI,和仁的MindHub率先支持DeepSeek-R1)、华厦眼科(启动“华厦数智长城”计划,升级上线华厦互联网医院等)。此外,产业链相关公司还包括:海吉亚医疗、盈康生命、国际医学、美年健康、新里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