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有用-跨越AI应用鸿沟的新时代
图/美联社
「产业AI化」为财经部会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事项,政策面朝向百工百业导入生成式AI;不过,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AIF)最新发布的《台湾产业AI化大调查》报告指出,仍有高达7成的企业未能进入AI实作、规模化阶段。
产业端将AI技术应用于各类型企业的日常营运活动,以助公司内部流程或产品服务优化转型,并提升效率,是「产业AI化」的落实,调查结果显示,要从「有用AI」进展到「AI有用」,导入应用与价值创造似乎面临了瓶颈。个人认为,主要的挑战包括缺乏应用模式、资源与预算的限制,以及人才短缺等。
要推动产业进入大规模应用的引爆点,其实仍是在于蹲好马步,加上一些些的时间培养,很多部份是急不得的。以彰滨工业区的「缎带王」为例,这一家位在彰滨工业区生产缎带的传统纺织厂商,累积缎带生产的深厚学问和技能。公司创办人是台湾传统提着一卡皮箱走遍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把简单的缎带行销到全世界,把圣诞节礼品的缎带做到能迎合欧美当季的时尚元素。
缎带王过往要找能掌握流行的专业美工人才设计缎带,现在透过AI可以完成60%到70%的设计,再由专家完成其余的20%到30%。
缎带王创办人的女儿回到公司接班事业,带入新的数位工具,两个世代融合新旧与缎带AI协作,有效完成跨越AI应用鸿沟的新经营境界。
台湾许多产业对于生成式AI应用,目前仍处于初期摸索阶段,大规模普及与产生显著影响的「引爆点」(Tipping Point)尚未发生。以ChatGPT近期能生成吉卜力漫画风格,脸书上形成一股风潮,这些贴文除了有趣,并不一定可以用来赚钱。AI的发展,应该要和企业的核心业务有深度整合,找寻到能应用AI的场景、为产业解决问题,中小企业与AI应用的距离才会愈来愈近。
因此,清晰的AI落地指引或是标竿学习,才能让过去总以为「AI是知易行难」,能进一步转化为「知行合一」。其中,资讯团队要能够在专业知识的场域中,进行同步开发,才能一起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是企业能从「知道」一步步迈向「做到」的关键,产业AI化也才能开始朝向引爆点前进,进而共同开发出符合产业需求的AI代理(AI Agent)与AI 解决方案。
在诡谲多变的新时代,厂商要跨越AI应用鸿沟的方式相当复杂。当厂商掌握自己的基本特色、了解自己,从限制中发掘潜藏机会,将能找出可以带来价值的切入点,方能提升价值(Enrich);随机应变、创造意外惊喜,使用新的生成式AI打开机会之门,才能制造喜悦(Delight)。两者协作并主动引导看法,重新定位产业中的自己,这时候再需要导引定见(Guide);最后则是有效努力(Effort),要聪明地全力以赴,运用数位工具的价值方能真正被赏识,也才能在AI创新中找到可以赚钱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