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場邊綠色政治秀的盤算

随着巴黎奥运台湾选手的赛事结束,场边的绿色政治秀应该也到此为止了。相信多数到场的台湾观众,是为了支持选手、欣赏赛事,甘心拿着中华奥会现场发的会旗去加油。毕竟主角是运动员,而奥运是世界顶级竞技场,再加上票价昂贵,真正运动迷应该会想专心看完整场比赛、赞叹一流运动员的身手。但从连续出现的、被收走政治性标语者的言行来看,事情恐怕并不单纯。

在羽球男双四强战里,有台湾观众带着东京奥运麟洋配纪念毛巾,被工作人员收走。然后在场内打得精采时,又有女子接力拿出台湾岛形状、上面用中文写「台湾加油」的绿色海报,称想跟海报合照,也被工作人员盯上,并遭一名男子抢走破坏海报。她事后表示,此事件让她感到非常难过,不过也成功让全世界看见台湾的处境。另在女拳击手林郁婷的金牌战中,也有人举着特定组织印制的台独鲸鱼旗帜,遭保全请离会场。她表示「会这么做,也是希望台湾人可以重视自己的国家,要知道台湾人在世界上是这样的地位」。

其实不是很理解,在法国拿着中文标语,又在人山人海的运动场里,为何笃定全世界会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假设外国人能懂中文,看到台湾独立旗,第一个想法应该是台湾还没独立,持旗者应该去跟现在在台湾领有统治权的中华民国总统抗议才是。

无论如何,这些事件至少引起两个反思:一、使国际奥会加大对台湾的限制。发言人表示横幅不被允许,因为会导致「为什么这个可以,那个不行?」这就是规则之所以严格的原因。二、或许有些人希望出现第一点,以达成后续效果。除了以上当事人外,此事会让台湾人意识到被打压,进而出现台湾人意识;也有媒体称这是一种被消失而萌芽的「想像共同体」。

这类用字遣词,让人联想到《想像的共同体》。该书是班纳迪克.安德森所着、民族主义建构论的经典之一。作者认为民族与民族主义为特殊的文化人造物,小说与报纸为重现民族此想像提供了技术手段,再加上十八世纪诸多社会结构条件的结合,使民族得以逐步被建构出来。

简言之,在奥运赛观众席上,有人想的是怎么建立台湾民族。可是要符合建构叙事,只需台人为特定对象加油、一同情绪起伏足矣。要特别搞到被打压,恐怕已溢出了相关论述,而是重新回到了独派苦情台湾史的观念,认为唯有产生出悲情的受压迫意识,才有助于建构民族并使之团结。

可是他们至少忽略了一点:任何理论都在特定时空因素下有其贡献与缺点。如今网路时代,资讯流通泛滥迅速,很容易破解许多过去容易建构的「神话」。比方说,台湾人很容易就会知道这次出头抗争的人有多本护照、长期旅外,这次被打压恐是刻意为之;而绿营吹捧的年轻样板、党国菁英,不少是当替代役或有美国背景,早被质疑他们保卫国家的立场,未来要被民族主义动员牺牲奉献的,恐怕只有出不去的升斗小民。所以我们看到年轻人对于当兵,采取的是虚无戏谑的态度。

绿营恐怕应该自省,想要建构有力的民族主义,真正问题是党内领导精英自己建立的形象。至于奥运赛事上的运动员们,就放过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