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文創基金跳票? 擬明年啟動補助
台北市蒋万安市长(左)今年10月15日与文化内容策进院董事长蔡嘉骏(右)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将结合双方资源,扶持北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图/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市长蒋万安选前抛出让文化城市成为台北标志,要建置10亿元「文创产业投资基金」来扶持文创产业。议员却质疑政见跳票,北市相关自治条例没一项可运用在投资上。文化局回应,将采市府先补助、文化内容策进院后投资「先补后投」的合作模式。
选前蒋万安提出「文创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标的包含艺文展演、文化科技、永续设计、影视、音乐等领域,引导民间资金扩大投资。文化局去年启动评估,资金由北市府每年投入1亿元,包含文化设施发展基金8千万元、产业发展基金2千万元,逐年累积至10亿元。
民进党议员林延凤说,她找了文化设施发展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自治条例、产业发展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自治条例,均无可运用在投资的规范,反而都是补助或支出。蒋万安要为政见负责,做不到就跟中央合作把饼做大。
文化局长蔡诗萍指出两大困难处,一是基金来源,在创投市场上,10亿元是非常少的金额,北市府也不可能如中央文策院有上百亿元,其次是政府投资,会牵扯复杂的股权、分润问题。
北市府与文策院合作,10月15日已签合作意向书。蔡诗萍说,文化局与产发局出资先奖励与补助台北的文创、艺文、新创团体,文策院再从中挑选潜力专案来投资,目前已有数案将审议。
文化局表示,协同文策院的投资政策,引进民间资源投入北市文创产业,目前文创产业投资基金有1亿元资金,预计明年启动补助。
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教授林咏能表示,「先补后投」是育成阶段的分工,北市府扮演0到1的「育」角色,让创业者概念变成可行,文策院则是1至100的「成」投、融资策略,能促进民间发展意愿;之后建议政府补足学界毕业生与产业界的接合,未来人才进入业界可满足产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