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质疑「10亿文创投资基金」跳票 蔡诗萍:先补后投

北市议员林延凤质疑,文有关基金的自治条例中没有一项可以用在投资上。(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长蒋万安于10月15日与文策院董事长蔡嘉骏代表签署合作意向书(MOU),也宣布宣布启动「台北市文创永续培育计划」。(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蒋万安在选举期间提出要让台北市成为「文化首都」,会设置10亿元的「文创投资基金」扶植文化产业,透过专业投资机制引导民间资金扩大投资,但台北市议员林延凤质疑,在有关基金的自治条例中没有一项可以用在投资上,文化局长蔡诗萍回应,政府做投资会牵扯股权分润问题,目前已跟文化内容策进院合作达成「先补后投」的协议。

林延凤指出,文化局回应市府每年投资基金可达1亿,但实际查找「北市文化设施、产业发展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自治条例」,没有找到哪一项可以用在投资上,都是补助或是支出。

蔡诗萍说明,10亿基金其实在创投市场上是非常少的数目,不可能像中央文策院有上百亿,且在处理的时候发现政府做投资会牵扯到复杂的股权分润问题,文化部和国发会也有一样的看法,所以才会成立文策院来处理。市长希望能跟产发局一起解决,我们也去找了文策院合作,且达成「先补后投」的协议,文化局跟产发局拟出一定的比例去奖励、补助台北的文创、艺文团体,文策院再从中挑选案子做投资,现在也已经选中几个准备做审议,如确定会再送资料到议会,让市长政见做调整后,仍可以继续走。

文化局补充,市府每年约花1亿投资基金在补助文创产业上,含文化局文化设施发展基金8000万及产业发展局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逐年达到10亿元基金规模,也争取在文化设施发展基金中,能编列4000万推广文化创意产业计划、2500万推广文化创意产业计划(影视)、1500万补助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投资国际内容创作摄制。达成由「市府先补助、文策院后投资』的主要合作方向,蒋万安也于10月15日与文策院董事长蔡嘉骏代表签署合作意向书(MOU),也宣布宣布启动「台北市文创永续培育计划」,共同推动投资及支持文创内容。

林延凤表示,要为自己的政见负责,做不到就承认做不到,去跟别人合作,但是我们更关注投资基金改成补助、奖励金,对于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有没有实质的帮忙,跟中央合作很好,把饼做大,把更多资源流到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