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白马非马,阿富汗当然不是台湾(张登及)
拜登总统搬出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声称北约条款对日本、韩国、台湾都适用,全力为一切可能的「弃○论」灭火。拜登此言又被扩大解释,认为等于美国正式放弃「战略模糊」,对台湾改采「战略清晰」。(图/路透)
阿富汗政府从8月初起,短短十几天丢掉十余省会,总统加尼(Mohammad A. Ghani )在8月13日亲临前线勉励政府军,14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15日夜即匆匆搭机出逃塔吉克并最终抵达阿联酋。加尼政府如此戏剧性的崩塌,被许多人比拟为1940年代末国民政府在内战中的溃败。更多人把阿富汗亲美政权的垮台与美国支持的南越阮文绍政府在1976的灭亡相提并论,还有人想到也曾有条约与邦交保障的台湾,在1971年与1979年两度被美国「抛弃」,因而发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的哀叹。
美国力图抑制「今日阿富汗,明日○○○」论
但是这样的哀叹,很快就被另一种声音「打脸」。反对者认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大错特错者在于阿富汗对美国早已不重要,这是欧巴马执政时越来越明白的事。从欧巴马到川普再到拜登,三届政府虽然党派与政见不同,但撤出中东「无限战争」(Eternal War),将战略重点从「全球反恐」转向「大国竞争」,具体对手从盖达、伊斯兰国重新转向中国、俄国,则是共识。若然,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与「自由民主阵营」怎么会没有台湾?阿富汗哪里能跟台湾相提并论?
但美国似乎也很担心台湾,甚至像是立陶宛、南韩、东协各国与东欧中小国家。看着美国投资数百亿美元、经营20年扶持的「现代化」新政府与新军队如此不堪一击;而美国与北约却不断提前撤军时程,美国民意对本国长期援助甚至损失巨大的盟友越来越不重视,不免寒心。为此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于17日出面强调,华府对盟国与「伙伴」有神圣的(sacrosanct)承诺。似乎这样还不太够,拜登总统18日媒体专访再加码,还搬出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声称北约条款对日本、韩国、台湾都适用,全力为一切可能的「弃○论」灭火。拜登此言又被扩大解释,认为等于美国正式放弃「战略模糊」,对台湾改采「战略清晰」,反倒呼应了早前立法院长游锡堃的「台海有事、台美建交」与「台美必定建交论」。
阿富汗上演政权崩溃已非第一次,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也非浪得虚名。但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共和国的戏剧性溃败,绝对是国际关系史重大的地标性事件,其意义不亚于韩战爆发、南越沦亡、苏联败出阿富汗,与俄国兼并克里米亚;而比两次海湾战争、联军推翻利比亚、叙利亚战争更为重要。
也正是因为韩战爆发,美国才放弃对华「静待尘埃落定」政策,决心转向支持台北;因为南越沦亡,加强支持台湾与韩国等亲美东亚新兴工业国,把自己在「东亚」的落魄,改造成在全「亚太」的一哥。阿、台在地缘政治历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与重大意义,否则不值得大国甘冒风险,军资糜费,又屡颁檄书。硬要说「台湾不是阿富汗」,形同说小布希是战略文盲,出兵阿富汗、伊拉克是匹夫儿戏。这种形同白马非马的主张,等于以今日之美国反对昔日之美国,或可以壮舆论,但逻辑紊乱,不足为战略指导。
国际政治有战略支点,但没有海誓山盟
主张台湾当然不是阿富汗,就如同说橘子不是苹果,大象不是牦牛;一个是陆锁国,一个是海岛国;一个人均产值两千美元,一个人均产值突破三万,要列举差异,实在多不胜数,但未免太过廉价。认真论证「今日甲国,明日乙国」的是非,倒是应该效法拜登总统的方法,排比甲乙两地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不同行为者的战略价值。只是拜登在访问中的论点势必出于宣传,只能涉及对美国有利的部分,但不便启齿、意犹未尽者还非常多。如果不是,拜登与美方高官何必急于争辩,不惜暴露了华府的战略焦虑?
地缘政治分区图。(图/作者张登及提供)
我们已经明白,美国在苏联垮台、伊朗实力增强之际,因纽约恐袭而进取阿富汗,进而进军巴格达,绝非仅是布希家族的荣誉问题,也不仅是为双子星大楼而复仇。从鸦片战争前一年(1839)英国为与俄国竞逐中亚而侵入阿富汗开始,阿富汗就是西方列强插旗东亚与中东的重要支点。阿富汗地处现代国际体系强权「争极」的路口,正是伊斯兰、斯拉夫、南亚与东亚四大区的交会处(参阅上图)。四大区的区域强权如能主导此一支点,即有可能成为具有显著优势的跨区域超强,问鼎全欧亚大陆。英国当年殖民南亚而亟欲北进,俄国囊括中亚与西伯利亚而盼南下,甚至纳粹德国也曾要插旗此处。美国组训圣战士,拖垮苏联后直接前来建立亲美「现代化政权」,西扼伊朗、北阻俄国、东制「带路」、南控油区,也符合事理。台湾地处东亚、北美与南太三大区,并连动斯拉夫与南亚,显然也是战略支点。
历史上同是战略支点的地方还很多,但不仅战略区域会随大国实力升降与科技发展而变化,大国利益也会因实力与其民众兴趣的流动而变化。在这里,战略支点可能受宠若惊,也可能怀璧其罪,被海誓山盟所欺骗。支点要勇敢,更要发挥战略审慎,以避免经常像塔利班,要接受「置之死地」的考验,道理在此。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