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台湾错失的《繁花》机遇(杨渡)
电视剧《繁花》让作者想起1990年代的上海。(图:澎湃新闻)
《繁花》红火,炒出许多话题。其中最不必要的是:它并不「如实」呈现1990年代的上海。因为要如实,就去看记录片,不要看剧。剧之本质即是虚构,《教父》难道是美国黑帮的写照?香港难道天天警匪大战无间道?
不过,《繁花》确实让我想起1990年代的上海。
还记得初次到上海是1990年四月初,当时去北京采访两会,因为四月五日快到了,天安门广场上有许多群众聚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栏干上,系满了小白花,纪念前一年的事件。官方决定疏散记者到外地。我们临时决定到上海、杭州。
夜车抵达上海是清晨,列车望出去,水乡泽国,运河交错。田野上,盛开的油菜花黄澄澄,明亮亮,春意暖心。一洗北国的肃杀。我想起了台湾家乡的油菜花田,心中一阵感动。
上海其实也很萧条。市面上没多少货品,最多有几件广东来的潮T,但货太少了,橱窗都摆不满。即使如此,上海和北京毕竟不同。北京是既然没货,就放任橱窗风沙扑扑,灰尘散布。而上海却是小康人家,即使家道中落,也拾掇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
我心想,这商业意识,终究是一种文化。橱窗陈设,衣物摆弄,应对进退,都是寻常相处之道,不是课堂教出来的。上海终究是有商业文化的。以后上海若是开放起来,这底蕴的潜力惊人。
果不其然,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上海大胆起来。朱镕基带头,上海完全改观。其后每隔一两年到上海,面貌必翻一翻。有段时间,上海像个大工地。那些新建的高架道正在赶工,夜间路过,只见成千上万工人的小小身影,如蚂蚁一般,布满夜间工地。那真是用人力拼出来的血汗建设啊!
与繁花同时的台湾,也有一群人看到了大陆发展的潜力,开始规划「亚太营运中心」。当时大陆还没有深水港,出口货都靠港澳转口,货船塞得大排长龙。台湾若以高雄为基地,开放大陆中型货轮来此转运上全球大货轮,台湾将可运用大陆的发展,取得更好位置,站在巨龙肩上腾飞。高雄至少跻身世界前三大港。而空运与全球营运,台湾更具有优势,可以成为亚太最好的营运总部。
整个政策是李登辉时期,由连战、萧万长、刘兆玄等全力规划,却不料李登辉「戒急用忍」大转弯,情势自此逆转。如今,高雄港落到了十几名之外,而当年都还没建的洋山深水港,如今是世界排名第一。
《繁花》拍的,是1990年代的上海故事。它当然不等于真实,而是记忆中的兴盛繁华。而这情绪还能调动人心,是因为它确曾成功,而且其后还有更繁华的二十一世纪世博会盛典。
可惜台湾,和《繁花》时代擦身而过,错失了历史机遇。如今我们只能在此,看它繁花开过。(作者为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