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難山屋增加山域故事? 專家:登山教育沒長進才是問題
中横大辣屏风山山屋位于松林营地上。图/太管处提供
开放山林带动登山热,政府广设山屋,增加高山长程路线的避难场所。不过,有山友认为,山屋数量增加,反而降低风险准备,今年7月中央山脉南二段,3山友在离山屋不远处失温死亡。玉管处认为,山屋除避难休憩,配备PAC携带型加压舱,可防治急性高山症,具有不可替代性。
今年7月凯米台风来袭,3人登山队行走中央山脉南二段,原本要靠沿途山屋避难,最后却失温死亡,事故地点距离避难山屋不远。有山友认为,过去百岳长程路线因为山屋少,出发前都会有完整规画,且要有户外野营过夜的能力,高山兴建越多山屋,登山风险观念越薄弱。
高山山屋增加后,住宿引起登山队伍纠纷,有山友直言,有些登山客认为既然有山屋,长程路线就不用背负帐蓬,若遭遇恶劣天候,没有足够应变能力,增加山域事故风险,与其增加山屋等硬体设施,山友登山能力、风险观念没长进,才是问题所在。
台湾山林复育协会执行长蔡智豪说,高山山屋有设置必要,高山天气变化快,难以掌控,高山山屋有设置必要,但山屋要总量管制,不能以游憩、观光为考量;山友要有足够的登山技能与准备,接受专业团体开办的登山教育课程,以减少风险。
玉管处副处长邦卡儿.海放南说,高山山屋除提供休憩、避难,对规画长程路线是重要参考,尤其海拔2500公尺以上山域,可能引发高山症,山屋中的PAC携带型加压舱,可治疗急性高山病、高海拔脑水肿、高海拔肺水肿等高海拔疾病,对于登山安全很重要。
他建议,攀登百岳长程路线,体能、路线规画、登山技能及天候判读,都需有充足准备,尤其要落实「留守人」,每天回报行程路线、身体状况,并掌握最新的天候状况,才能减少山域故事发生。
今年2月花莲空勤黑鹰直升机到辘辘谷山屋救援山友。图/空勤花莲驻地提供
锯东避难小屋环境整理维护工作,山屋内提供山友休息的2张铝制折叠椅被拿走。图/太管处提供
高山山屋的PAC携带型加压舱,是高山重要救命器材。图/玉管处提供
三六九山庄重建的总工程费1亿800万元,预计明年6月完成。图/雪管处提供
玉管处于去年新建观高山屋,今年底前可望完工。图/玉管处提供
中横大辣屏风山山屋。图/太管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