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AI与新应用带动 零组件产业前景俏
台湾在MEMS感测器、被动元件与PCB等关键领域具备深厚基础。图/本报资料照片
随着AI、电动车、物联网与智慧医疗等应用快速发展,全球电子产业正加速转型,也为零组件供应链带来新一波机会与挑战。台湾在MEMS感测器、被动元件与PCB等关键领域具备深厚基础,2025年即便面临国际政经变数与市场景气波动,整体仍展现出稳健的成长动能与策略韧性。
2025年上半年,受淡季效应与需求保守影响,MEMS感测器市场表现平稳。不过,随着车用电子、AI Sensing、助听器、LiDAR与人机介面等应用持续扩展,业界对下半年新专案拉货抱持期待。根据工研院预估,全年MEMS感测器产值可达新台币2,232亿元,年增约2.5%。
这项成长背后,离不开AIoT、电动车与智慧医疗等新兴应用的快速扩张。市场对高性能、低功耗感测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而MEMS感测器以其体积小、耗电低、灵敏度高等优势,已成为这些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零组件。随着系统设计趋向模组化与微型化,MEMS技术也朝客制化与整合化演进,为产业注入新一波成长动能。
在感测器需求稳步推进的同时,被动元件市场则展现稳中求进的格局。受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全球电子供应链面临重组压力,潜在关税预期心理推升2025年上半年出货表现,尤以AI伺服器需求成长最为明显。不过,市场也忧心提前备货可能稀释下半年订单力道。若下游需求未如预期释出,恐对全年营收造成压力。整体而言,2025年台湾被动元件产值预估为2,507亿元,年增约4.2%,在不确定环境中维持稳健成长。
AI伺服器与卫星通讯应用强劲,持续成为推动台湾PCB产业成长的核心动能。不过美国关税政策将成为今年市场最大的变数之一。随着供应链陆续针对关税预期进行调整,并透过原产地配置策略来因应,短期内确实带动PCB出货动能,也让整体产业表现相对亮眼。然而也需要留意这波提前出货是否会压缩到下半年的市场需求,导致后续订单力道转弱。整体来看,预估2025年台湾PCB产业规模达新台币8661亿元,成长6.0%。
在感测与被动元件稳定推进的同时,PCB产业则受到AI与卫星通讯应用持续发酵的带动,成为2025年台湾电子零组件市场的另一个亮点。不过,与被动元件市场类似,PCB也面临来自美国关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因应潜在冲击,部分企业已提前调整产地与供应链配置,短期内确实带动出货量成长。
尽管上半年受惠于备货效应带来成长动能,市场对下半年需求走势仍抱持观察态度。若市场在下半年出现动能疲弱,可能对订单能见度与整体产值构成压力。
综观MEMS感测器、被动元件与PCB三大领域,台湾展现出扎实技术力与高度弹性,能因应应用需求与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策略、稳健成长。随着AI、电动车与IoT应用深化,对高效能、低功耗零组件的需求只会持续上升。不过,关税政策、地缘风险与景气波动等不确定因素仍在,台湾产业须持续强化供应链韧性、深化技术差异,并深化国际合作,才能稳健掌握长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