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解愛攻擊人的烏秋 桃園市野鳥學會解釋原因

桃园市野鸟学会老师徐景彦表示,乌秋攻击发生的机率,取决于鸟类感受到的威胁程度。图/中央大学提供

俗称「乌秋」的大卷尾,常因护巢行为而频繁上新闻。为让教职员生更认识牠们,中央大学学务处服务学习发展中心今举办一场「自然的对话课 大卷尾(乌秋)同学,您好!」邀请桃园市野鸟学会老师徐景彦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大家更了解校园自然生态。总务处更精心制作一支「2025中大动物生态导览」影片,作为生态教育和宣导。

徐景彦说,大卷尾是全身黑色的鸟,尾巴很长且末端分叉,很好辨认,在中大校园容易可见。牠是顶尖猎人,会站在电线或树上观察下方昆虫,快速俯冲捕捉,成功率颇高。

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牠们攻击人的报导,徐景彦认为,攻击发生的机率,取决于鸟类感受到的威胁程度。大卷尾主要目的是保护巢中的幼鸟,攻击人时主要是用脚去踢或踩,虽然攻击看起来激烈,但通常不太会受伤,只要有心理准备即可。防护方法是建议带帽子、雨伞或安全帽,以保护自己。

中央大学的生态比想像中还要丰富,依总务处去年首次的动物生态调查报告,校园内共有超过153种动物,台湾特有种有4种、保育类有8种,每个角落都充满惊喜。总务处制作一支「2025中大动物生态导览」宣传,说明中央大学不仅是一座学术殿堂,更是一片由大自然精心孕育的绿色天堂。

中央大学学务处服务学习发展中心举办「与自然的对话课 大卷尾(乌秋)同学,您好!」透过机会教育,更认识自然生态。图/中央大学提供

中央大学学务处服务学习发展中心今举办一场「自然的对话课 大卷尾(乌秋)同学,您好!」邀请桃园市野鸟学会老师徐景彦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大家更了解校园自然生态。图/中央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