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Ying C./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当手机萤幕成为绝大多数食物相关影像的载体时,「专业」该如何定义?图/Ying C. 陈颖提供
熟悉社群媒体的读者们都知道,自从Instagram崛起,「食物摄影」便产生了全新意涵,而Instagram上的食物摄影,更定义了新的美学风格。滤镜与修图功能愈加普及,人人都能拍出时尚大片,专业与业余间的界线逐渐消解。而比起专业媒体与出版,Instagram还能立即传播,标注、转发、讨论,甚至消费都在须臾之间。在消费者自发拍摄与发布照片、主厨或餐厅转发毫不费力,也不需付权利金的情况下,比起聘请专业摄影师,餐饮业者、主厨甚至可能更加偏好Instagram与其他社群平台带来的宣传效果。然而,这样的演变是正面的吗?
法国餐饮专业媒体Bouillantes前阵子发文讨论了这个现象,认为其中恐怕没有任何赢家。主厨们不再与摄影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能因此丧失其作品艺术性表达与彰显个性的机会,而输得最多的,便是食物摄影师与食物摄影的未来。文中提到许多摄影师初出茅庐时,会借着提供免费或低廉的服务换取累积经历与作品,梦想在与多位知名主厨合作后,能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但此模式在现下宛如创造自噬循环,因为如今食物摄影师们面对的,是源源不绝的免费竞争,而餐饮业早已习惯免费获取服务。更糟糕的是,由于专业与业余间有大片灰色地带,而转发、分享、再创作是社群媒体常态,不加注来源极为常见,有时也难以定义创作权拥有者,再次稀释专业价值。
由于亲身经历这个历程,我对此议题特别有感。过去曾有巴黎知名主厨邀我拍摄其作品,但只以餐点作为回报,事后在社群媒体上分享时,也从不标注来源。后来我与同为Instagrammers的好友们(包括专业摄影师)讨论,才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经历。不过,比起Instagram或社群媒体,如今食物摄影师的挑战可能甚至不是真实拍摄者,而是能够依设定产出、且能无限编辑与修改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生成影像当然有真实与道德性争议,但传统摄影的生存空间继续限缩或许难以避免。对食物摄影师来说,未来究竟该朝向何方?
回顾摄影发展历史,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从19世纪摄影技术发明,到曝光技术与相机、镜头的发展,一直到相机小型化、再到数位摄影成为主流,类似反思皆曾出现过。如摄影技术兴起,的确取代了写实画,但「绘画」作为艺术创作的类别却从未消失。抽象与艺术性取代了单纯纪录与再现现实,反而使创作更为自由与个人化,也催生了新艺术形式发展。当然,纪录与展示本就是食物摄影的目的之一,不能完全与之类比,但拥有独特视角的个人风格与艺术性,却的确可能是脱颖而出的关键。社群媒体喂养了视觉内容的即时满足感,让耗时的传统拍摄与出版显得老态龙钟,但它也同时形塑了消费者对美感及故事性的要求。而当当代食谱书同样也部分脱离了「学做菜」的实用功能,成为可供收藏与展示的艺术品时,能深入挖掘餐点与人物、风土甚至文化的食物摄影,便是能和大众化影像区别之处。
不过,如同网际网路与社群媒体重塑了阅读习惯,「书」虽未消失,成本却逐渐高昂;资讯与知识取得变得碎片化,静心阅读与思考也变得奢侈。摄影与欣赏摄影作品亦同,影像不会停止产出,但技术专业门槛降低,却可能让产业朝向普及与精品化两个分野。Bouillantes近期也报导了底片摄影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开始有食物摄影师结合底片与数位摄影拍摄食谱书,也有人将此视为与(拿着iPhone的)Instagrammers区别的象征。Bouillantes认为,底片摄影不可能与数位摄影的效率与低成本匹敌,却能在技术与美感上创造关键差异化。
不过除此之外,我认为不能忽视的,或许是「沟通能力」。摄影本身就是一种沟通,但如今不再只是单向。社群媒体让众声喧哗,也让创作者能即时获得反馈。如何善用当代沟通工具,建立并强化个人品牌,在自认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同时,也能说服主厨、品牌与消费者、读者,让他们认同自己的产出与主厨端出的餐点相同,皆是「作品」而非仅是「商品」,进而获得合理报酬,也同样该被食物摄影师们视为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