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历史文物馆展新貌 赋予新使命再出发
▲成功大学光复校区成功湖畔的历史文物馆,4日起以新风貌启用。(图/成大提供)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世界多元发展、快速变动,静态的展示空间需与时俱进展现新价值与使命;座落于成功大学光复校区成功湖畔的历史文物馆1月4日起重新换装展新貌,这座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物重塑之后,不仅是成大人文教学、互动等场域,也是校内外文艺交流的空间,是大学、城市与产业人文创新的汇集点,也将为台湾带来更多的人文创新。重新改造的历史文馆4日上午9时盛大启用,苏慧贞校长、文学院院长陈玉女、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吴丰光、工学院院长李伟贤等一起剪彩;建筑系主任郑泰升、创业产业所所长刘舜仁、历史系主任翁嘉声、中文系主任林朝成、考古所所长刘益昌等师生都出席观礼。苏慧贞校长指出,教育部「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补助成大执行「创意三角洲:建构大学、城市、产业的链结」,自己是计划主持人,教育部的计划带给成大文及社会发展的新机会,重启新貌的历史文物馆将成为成大人文大道起点,跨院共享的空间与平台。苏慧贞校长感谢文学院、历史系开启共享空间的大门,让大家可以在这个新空间讨论、发想、发心,让这个角落成为成大最美、甚至是台南最美的新角落,为未来开启更多梦想,看见许多的可能性与发想,也记录另一个成大、台南以及世界的历史。
创意三角洲的计划,希望成大每个学院都能参与,过去台湾几乎没有大学提的计划能让每个学院都参与,成大创意三角洲计划要纳入全校各学院,不只要成为成大的历史典范,也希望台湾所有大学都能敞开心胸合作,为下一代耕耘出更好的典范。陈玉女院长表示,成大文物馆已有40年历史,四周有240多年的小西门、小东门城垣,150年的历史系馆与大成馆,礼贤楼也有150年历史,是成大也是府城重要的历史场域。2015年郑泰升主任提出改造历文物馆空间的构想,获得历史系老师认同,也感谢文学院的共襄盛举、以及创意三角洲计划人员的研究等等,最要感谢的是校长的大力支持,让工程顺利开展,提升层级。郑泰升主任表示,文学院是思想强势,资源弱势,创意三角洲计划将资源给文学院,因缘际会改造了历史文物馆,感谢历史系敞开心胸接纳。造型古朴优雅的历史文物馆,有一说是日治时期军用仓库,距今年代久远。1972年历史系创立「史迹勘考小组」,师生共同努力于府城暨台湾史迹踏查和文物搜罗,并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合作,进行台湾史研究,是国内各大学与台湾史研究先驱。1976年建物定位为「历史文物馆」,定期举办特展等,默默承载着对府城与台湾历史的深厚情感。教育部2016年推动「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希望透过补助,改变人文社科教育以及推动创意跨域合作,让人文精神、社会关怀的态度注入理工、商学、医学等领域。全台11所大学获得经费,多数是社会科学为主,成大是极少数以文学院为主体执行计划,成大的计划名称为「创意三角洲:建构大学、城市、产业的链结」。选择以历史文物馆做为人文跨域教学、论坛、师生社群互动共创、展演及校内外文艺交流等多功能空间。成大历史文物馆面积92坪,于2016年8月开始改造,重塑后内部空间可多功能使用,展演、教育、论坛、工作坊等等,另外,也设置咖啡吧台,营造温暖、亲切的氛围。改造后空间最特别的是,不再设天花板,显露出雅致的桧木顶棚架,淡淡的桧木香气更添朴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