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增設「歲時祭儀假」與「多元文化假」 落實文化平權與教育包容

成功大学学生事务处为展现对多元文化与族群信仰的尊重,增设「岁时祭仪假」与「多元文化假」。图/成大提供

成功大学学生事务处为展现对多元文化与族群信仰的尊重,1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事务会议中通过《学生请假办法》修订案,增设「岁时祭仪假」与「多元文化假」,透过制度支持学生参与族群仪式与文化节庆,积极实践文化平权与教育包容的核心价值。

「岁时祭仪假」主要提供原住民族学生在部落举办岁时祭仪、重大祭典等期间得以申请,让学生不因课业而中断文化传承,属于公假类别,每年最多可请假5日;「多元文化假」属于事假,开放所有学生基于个人宗教信仰或文化节庆需求时请假,经授课老师同意即可核准。两项假别的增设,充分体现制度设计的对等与包容,兼顾学生学习与信仰及文化实践的平衡。

成大学生事务处学务长洪良宜表示,大学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尊重他者的能力。此次增设假别的讨论已酝酿2年,期间广泛搜集校内学生意见,并参考其他先行学校的实施经验,终于在制度设计与配套规范完善后,纳入学生请假办法中。此次修订请假制度,正是回应校内学生多元背景的具体作为,也体现学校致力打造共荣友善学习环境的决心。

成大学生会族群平等小组召集人、原住民文化交流社前社长、不分系大三学生Bali Soqluman(全林楷伦)指出,文化的弱势不同于物质上的弱势,往往难以被量化,不仅不该被忽略,更应主动彰显其主体性。把假期独立出来,代表对文化价值的尊重与正视。身为布农族,「我觉得回去参加仪式,不只是学术里面的讨论,还有家族的凝聚,自我的认同,人权实践等。消失一个文化,就消失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方式。」他肯定成大对于文化议题的重视,以尊重、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共荣。

校方说,新增假别不仅是对多元学生族群背景的回应,更是高等教育面对文化与学术制度上的实践,推动校园迈向更具文化自觉与公共性的学习场域。成大学生如有申请相关假别需求,请依学生请假程序提出,并检附证明文件,详细资讯可至学生事务处生活辅导组网站查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