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狩猎文化! 原住民自制猎枪新法今上路
警政署表示,原住民自制猎枪新法15日正式上路实施。(资料照片)
为保障原住民狩猎安全及传承原住民狩猎文化,内政部与原住民族委员会及国防部在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的授权下,订定「原住民渔民自制猎枪鱼枪许可及管理办法」,并在今(15)日正式发布施行。
警政署表示,狩猎是原住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之一,也是原住民族传统祭仪、部落族群的重要活动,属于宪法保障基本权一环。但长期以来,原住民使用的自制猎枪由于没有安全规范及安全训练,狩猎时屡屡发生膛炸或误击造成伤亡,2021年5月7日司法院公布释字第803号解释,要求政府机关应该订定规范保障原住民以安全合法之狩猎工具从事狩猎活动。
为倾听族人对新办法的意见及加强沟通,警政署在2023年5月间办理全国各县市10场次分区座谈会,并邀集原住民立法委员、国防部、原住民狩猎团体及专家学者,建立「旧式猎枪安全检测制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修正相关规定,保留旧式自制猎枪规格,形成新旧并行的「双轨制」。另外,也要求代理枪砲进出口厂商提供实际进口猎枪报价,确保价格与旧式猎枪价格相近。修正后的办法获得各界支持,并于今日由内政部与原住民族委员会及国防部发布实施。
警政署表示,政府对原住民狩猎安全非常重视,「原住民渔民自制猎枪鱼枪许可及管理办法」以安全角度出发,开放原住民委托代理商进口国外制式猎枪零件,再由原住民加工组装为自制猎枪(称为新式猎枪),并配合原住民族委员会办理安全用枪训练课程、国防部枪枝安全检测制度、农业部狩猎自主管理机制等,以改善及持续辅导提升原住民自制猎枪安全性,落实宪法保障原住民生命身体安全及文化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