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骨本防骨折 补钙配维生素D
台北医学大学卫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日前举办「超高龄社会中的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整合探讨研讨会」。中华民国骨质疏松学会理事长陈崇桓指出,台湾高达三分之一的女性,一生中会发生一次脊椎体、髋部或腕部骨折,风险高于乳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的总和,而男性也有五分之一会发生上述部位骨折,风险高于摄护腺癌。
停经后女性可利用OSTAi公式自我检测,年龄减去体重后,再乘以0.2,结果若大于2,罹患骨松的风险高于60%;若介于负1到正2之间,骨松风险约15%;若小于负1,骨松风险仅约3%。50岁以上男性则可使用MOSTAiindex自我检测,以体重乘以0.3、年龄乘以0.1,两者相减,若结果小于11,即为骨松高风险族群,建议接受DXA骨密度检测。
陈崇桓指出,同时补充足量钙质与维生素D,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若是单独补充钙质或维生素D,尚无足够证据显示可降低骨折风险。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人体可透过阳光照射自行合成,例如台北夏季中午穿短袖到户外晒太阳,大约10多分钟就足够,冬天则需延长至半小时。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每日至少摄取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包括饮食和补充剂在内。
钙质补充以每日1500毫克为上限,豆类、深绿色蔬菜、芝麻、金针、海藻、海带、香菇、小鱼干、发菜、坚果类都是高钙食品,必要时可服用钙片补充。陈崇桓强调,摄取过量的钙质(每日超过1500毫克)并不会产生更多益处,且可能有潜在结石或心血管疾病风险。针对停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建议的钙质摄取量为至少1200毫克,50岁以上男性骨松患者则是每日至少1000毫克。
陈崇桓提醒,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无法取代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药物可分为三类,抗骨质再吸收剂、促骨质生成剂,以及混合型,无论哪种药物,建议持续治疗1年以上,最好达3年,且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中钙、磷浓度及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