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旧纸币收购潮 吹向台湾

大陆经济崛起,旧纸币行情愈来愈好,也成为台北市牯岭街邮币社的热门交易项目。(蔡佩珈摄)

1980年代是邮市最盛行的时候,随着网路发展、娱乐变多,民众慢慢不再集邮,开在台北市牯岭街10余家邮币社,改以纸钞、钱币交易为主,尤其近年大陆经济起飞,掀起旧纸币收购潮,已成为邮币市场价格主导者,具当代历史意义的袁大头银币、苏联发行纸钞成为热门品项,仰赖买卖旧物生存的邮币社业者,与大陆关系也密不可分。

现今牯岭街只剩2家专门邮票、邮政收藏品买卖,10余家业者转以交易纸钞、钱币,且实体与网路通路并行。

张姓业者分享,懂得辨别纸币真伪好坏并压低利润空间,正是永续经营的方法,尤其旧物买卖最重视诚信,实体店家经营网拍,比起虚拟帐号更易取信买家。

综观近20年邮币交易情形,业者最有感大陆市场兴起。庆余堂邮币社负责人王鹏程表示,台湾过去「钱淹脚目」带动民众投资邮票,随着股市崩盘、邮票发行量增高,邮票价值所剩无几,多数人改玩纸钞、钱币,但近年大陆经济复苏,加上民族主义发酵,大陆人开始高价收购大陆旧钱币,使邮币市场行情从台湾改由大陆主导。

王鹏程举例,大陆在民国初期有军阀、共产党、苏联、英国、美国等各方势力,使币制混乱,但袁世凯促成第一次货币统一,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币(袁大头)自然别具意义,即使该币市场流通量大,价格却能从过去百元涨到最高5000元上下。

他说,大陆现由共产党治理,当初扶持成长的苏联对大陆历史而言有重要地位,苏联在大陆特定地区发行的纸钞颇受市场欢迎,发行量稀少始终维持不错价格。

另有业者透露,即使邮币收藏品由台湾人收购,最终仍会辗转回到大陆人手中,显见大陆市场庞大,邮币社更是靠大陆过活。

牯岭街从原本旧书摊一条街到邮币社林立,当地龙福里长郑珍珍认为这条街没什么变,旧书摊及邮币社都卖骨董,吸引不少文人前来,造就牯岭街独特人文气息,更乐见邮币社找出经营之道,持续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