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兴起「生态葬」 取代高碑大墓传统丧葬

▲「2017清明•节地生态集体安葬公祭仪式」在银川市福寿园黄河生态葬纪念广场举行。(图/新华社

本报讯

从一方墓碑,到一个「花坛」,再到一小片永续利用的森林,或是一片海域抛撒骨灰...多年来,中国民间各种形式的「生态葬」正逐渐兴起,取代「高碑大墓」的传统丧葬形式,成为很多人安葬和追思逝者的「首选」。

相对于传统棺椁入土、高碑大墓的丧葬形式,生态葬以「草坪葬」「水葬」「树葬」「花坛葬」「海水葬」等各种形式,不占地或少占地实现骨灰处理,被认为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

刚刚结束的安徽合肥市2017年春季生态礼葬仪式上,77位逝者以「森林葬」这种不保留骨灰的方式回归自然,共同长眠在大蜀山文化陵园

位于合肥市郊的这座占地130余亩的中小型陵园,是当地人们安葬逝去亲人的主要处所之一。如今,已有半数逝者选择生态葬形式「入土为安」,1400多位逝者长眠在生态葬园区,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

「2007年,合肥市首次推出了花坛葬,作为生态葬最早的实现形式。但那时只有14位逝者和家属选择这种方式,有人认为生态葬较为草率,有人认为这是经济不好的家庭迫不得已的选择,民众接受度的确不高。」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综合办经理李晶回忆说。

2009年,中国民政部提出要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宣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2016年,民政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

李晶认为,是多年来文明、庄重并充满「人情味」的具体安葬方式,让人们逐渐打消了对生态葬的一些误解。「以森林葬为例,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特质的可降解容器里,在大蜀山森林中深埋。一般会一次集中安葬五六十位逝者,为他们举办追思会,通过插柳、诗歌朗诵环节表达追思,将写满思念卡片点缀在一片形似‘绿叶’的背景墙上,并为逝者建立纪念墙,以及多媒体档案,让亲友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缅怀逝者。」李晶说。

在生态礼葬仪式上安葬了亲人的合肥市民张先生认为,生态礼葬的全过程「既简洁、安静,又庄重肃穆」。

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7种不同形式的生态葬也正在逐渐取代墓碑,如树木可用于骨灰树葬,草坪用于骨灰草坪葬,立石用于景观石葬……为了方便家属祭扫,这里的生态墓园还计划推出GPS定位功能,不清楚定位的亲友可以更为方便精确地找到墓地位置。

沿海地区,海葬则更为人们接受。从1991年到2016年6月底,青岛市已有超过1.2万具逝者的骨灰魂归大海,按农村传统墓穴安葬计算,直接节约土地200多亩。今年起,当地的海葬还将开始采用环保海葬坛,不再让骨灰「散撒入海」,并建设海葬生命文化公园,供人们缅怀逝去的亲友。

记者了解到,多地政府也提高了生态葬的补助标准,合肥、青岛、大连等多个地方都将生态葬的补助范围扩大。(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