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价恐调涨15%挨批不公 教育部将与经济部讨论

7月起全国电费齐涨,大学以上学校则是费用恐增达15%,大学生担心宿舍冷气费用恐增涨。(本报资料照)

7月起全国电费齐涨,但政府在学校电费管理方面,高中以下冻涨,大学以上学校则是费用增加达15%,挨批作法有失公允。台大认为,所有学校理应一视同仁。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为此向教育部反映,教育部也向协进会反映,会与经济部沟通,并了解其看法。

经济部昨召开电价审议委员会,以涨用电大户不影响基本民生为原则,确定高中以下学校电价不涨,但大学恐比照用电大户涨15%,学生宿舍电价将首当其冲。

对此,大学端目前多持观望态度,不过也无法接受。大同大学校长、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何明果表示,各大协进会已向教育部反映,大学必须调涨学费,相关费用政府是否可支应,高教司与技职司也都回应,将先了解经济部的看法之后再回应。

台大回应,大学的组成不论是教研人员、行政人员或学生都来自于社会大众,虽然整体用电量的角度算是「大户」,但目的却是在于教学与研究,进而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其性质和其他「用电大户」(厂商或营利单位)完全不同。电价上涨若不适用于高中以下学校,亦不应适用于大学。

台大指出,电费调涨势必对于校内电费增加负担,学校除了长期以来已逐渐更换各项节能装置外,未来会加强宣导,呼吁全体师生力行节能减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并未有因此调涨学费的考量。

文化大学提到,电价调涨后,仅校本部校区每年会多支出近新台币400万元的开支,不过在公共区域方面,电费还是由学校吸收,学生唯一负担的宿舍冷气,采取以冷气卡照插卡计价的方式收费,未来是否调涨费用,还会再研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