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热伤害 中暑死亡率逾3成

天气爆热,卫福部统计今年6月热伤害人数超过去年同期,医师呼吁民众小心中暑。图为许多大、小朋友们纷纷玩水消暑。(刘宗龙摄)

最近天气高温逼人,依卫福部统计,去年6月热伤害人数有238人,但今年6月27日热伤害人数已达243人,已超过去年6月整个月,到了30日更达277人次。专家表示,热伤害中,以中暑最为严重,死亡机率约3至8成。一旦出现中暑,第一步骤是降温,其次才是送医,可解开患者多余的衣服,洒水、吹风,等水分蒸干后再重新打湿身体以助散热。

台北医学大学急诊学科专任教授高伟峰表示,只要产热大于散热,就有可能造成热伤害,而除了温度,湿度也是关键,36度的天气,若湿度高达百分之百,就会产生63度的热指数,即便是在天冷的12月,在湿度高的环境跑马拉松,仍有热伤害风险。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陈潮宗说,热伤害可分为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及中暑。热痉挛为因体液、电解质流失,导致骨骼肌收缩所造成的肌肉疼痛;热晕厥则是在高温下长时间站立,如军队训练、学校的朝会时,因血液回流不顺,导致脑部血流不足的暂时性晕厥。

至于热衰竭,陈潮宗表示,是因流汗过多,未适时补充水分而导致血液循环衰竭,常出现大量出汗、疲倦、身体全身无力、头晕、头痛、喘、血压低、脸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失去知觉,变成中暑。

陈潮宗表示,中暑是最严重的热伤害,多为热衰竭时未及时发现所致,分传统型、劳动型,前者缺乏对气温、湿度的适应力,多发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病患,后者则发生在高温环境的工作者,如国军、劳工、农夫、运动员。中暑时,皮肤因无法散热而呈干烫、潮红状态,患者会意识不清、体温超过40度、中枢神经异常,恐致休克、心脏衰竭、多重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死亡机率约为3至8成。

高伟峰说,近年最有名的中暑就是洪仲丘事件,洪仲丘送院时体温达44度、神智不清,沿路若有人协助降温,也许历史就会改变。一旦中暑,最优先要做的就是降温,紧接着才是送医。

他建议将中暑者的身体泡在冷水里,只露出一颗头,若没办法这么做,就解开衣服,洒水打湿身体,用电风扇吹,等水分蒸发,再重新打湿,若情况还没严重到中暑,但已经有体温介于37~40度、头晕、恶心、头痛、虚弱、口干等热衰竭情况,就要赶紧到阴凉的地方补充水分,避免温度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