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收藏家的门槛——“三两银”
“三两银”,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在机制币收藏圈,很早就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想成为顶尖收藏大家,就必须拥有“三两银”中的每一位,可见,“三两银”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那么,“三两银”是哪三位?又是为什么有如此殊荣呢?
“三两银”其实就是户部一两、北洋一两、上海一两的合称,说说这三位的身世,大家就能大概明白为什么“三两银”这么厉害了:
户部一两:
户部一两,全称:清光绪二十九年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样币,为日本大阪造币局制模,北洋银元局试铸,未发行,是清代“圆两之争”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铸币史上尺寸最大的机制龙银,存世极为罕见,是泉界藏家渴求之“三两银”之一(户部一两、北洋一两、上海壹两),是中国机制银币顶级大纲目性大名誉品,可遇而不可求。
历史背景: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准设立造币厂,命名“北洋铸造银元总局”,并于当年12月15日正式开铸。随后,银元总局按照袁世凯指示,开始筹备一两银币的生产,并委托日本正金银行代办模具。北洋银元局依照日方建议建议制作了坯饼,经袁世凯批准后试制了约六七千枚,但并未发行。被泉界习称为“户部一两”的系列样币,计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及五分五种面额。筹划之际,朝野上下均对其寄予厚望,可惜清政府仍在“圆两”之间举棋不定,故未能修成正果。以现在发现的实物来看,户部一两样币的绝大多数应被回炉改制,因而存世量极少。
户部一两作为中国近代铸币史上尺寸最大的机制龙银,又分为“人”两与“入”两二版。“人”两版又依龙面火珠上是否有凹点,细分为有点、无点二式,以有点者更为稀少。所见火珠上的单或双凹点,可能是造币厂的铸币暗记,用于识别厂造批次,故铸额甚少。
北洋一两:
北洋一两全称:光绪三十三年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样币,度支部造币津厂试铸,是清代“圆两之争”时期最后一种两制银币,因币制尚无定论,最终并未发行,传世仅有少量样币,与户部一两、上海壹两共同被老一辈藏家谑称为“三两银”,得以庋藏方可晋阶高端藏家行列。
历史背景: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北洋库平一两”,是清代“圆两之争”中最后一种两制银币。此币的设计与户部一两相同,正面除将“户部”二字改成“北洋”外,其余未变;背面则变更了发行年份,并将厂别英文“HU POO”改为“PEI YANG”,二者尺寸亦相同。当时,户部筹设的造币总厂已开工,且在先前试造了丙午“中字壹两”等银币,由此推测,此样币应是后更名为“度支部造币天津造币厂”的原北洋银元局所制。
民国河北省公署(原北洋银元局)
北洋一两只有一种面额,可分为两种不同版别:一种背面龙珠火焰下有三个极细微的小点排成直线,亦或是三个非常明显的凸点排成弧形,俗称三点版,另一种则是龙珠无点版。
上海一两:
上海一两,香港造币厂试铸,以龙图外圈芒线区分为无射线、有射线二种版式,均未发行,每种版式皆存世寥寥,由于上呈样币最后选定为有射线版,所以无射线版试铸较之更少,存世稀若星凤,列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十大名珍。
上海一两样币在1954年出版的耿爱德(E.Kann)著《中国币图说汇考》中编号911a,耿氏给出的定价为3000美元,超过“广东寿字壹两”样币的2000美元以及“四川楷书版七钱二分”样币的1500美元。
历史背景:
早期中国没有自己的银元,外来通货充斥,对华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要收入。十九世纪中期起,墨西哥鹰洋虽逐渐取代西班牙本洋,成为中国内地流通最广的银元,但尚未完全站稳脚跟,觊觎此市场大饼的英国自然也想趁势分一杯羹。香港在《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1841年开埠以来并没有专用货币,一直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货币,其中也包括鹰洋等外国银元。
1859年港督罗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上任后,为推广香港贸易及取代来源不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货币。经核准在1864年制定《设立造币厂条例》,并向英国伯明翰市的瓦特工厂(J. Watt & Co.)购置机器,1866年5月7日,香港造币厂正式开张。香港造币厂规划之初,原本是想以该厂制造的银元,占地利之便来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情势,民众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本洋与鹰洋,新制的香港银元含银与其相当,民众接受度却不高,要贴水才能使用,故港元没有销路。这座耗资四十五万元建造的造币厂营运后恰逢景气低迷,月收入只有一万元。
港督罗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
当新任港督麦当奴(Sir Richard MacDonnell)了解到这座造币厂的规模远超出其自身需求之时,就想要把产品卖到中国,就近扩展市场以消弭亏损。1866年8月20日及11月23日,麦当奴两次去函英国驻北京公使阿礼国(Sir Rutherford Alcock),经向总理衙门的恭亲王请求要为中国制造钱币,被清廷回绝,但中国海关同意香港银元可以在中国内陆比照西班牙银元作缴纳税款之用。
近代香港一景
惟实际使用数量太少于事无补,港督因而认为,只有垄断市场才能谋取最大利益。他觉得中国人习惯采用银两制,因此,港厂将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的香港银元加重后,背面改为“纹银壹两”,以配合中国人用银计重的习惯,但送呈后仍然没有被清政府认可。1867年香港造币厂再次修改设计,为了更易被中国政府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国帝王的龙纹图案,并请英国皇家造币厂雕刻师史特(Mr. Sherd)担纲镂模。当时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港督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成色可能是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故将规格定在含银98.2%,其重量则采用相当于漕平一两的566格令(合36.67克)。在考虑平衡对等的原则下,背面镌英王徽中心之盾徽图案,此套样币泉界称之为“上海壹两”。同年5月11日,十一枚样币被送至北京,然而当时清廷对以机器制造银币的任何提案都缺乏兴趣,上海壹两样币未被采纳。
港督随即在1868年2月的会议中决定4月25日关厂,最后整厂卖给日本,成立了大坂造币局。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银币进行考证而有具体研究结果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A. M. 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开始关注此币,至1937年发表研究心得,前后耗时近十五年,期间除了访问香港造币厂的老雇员外,还亲赴北京英使馆并委托友人多次至伦敦公共档案室查阅档案。其结论是:“上海壹两”(Shanghai One Tael)是误写,应该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是指称量单位而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两”,并非只在上海行用。伍德华将结论发表在1937年8月上海出版的英文《中国杂志》(The China Journal)月刊,不知何故,沪上泉界似无所悉。所谓上海工部局委托该厂制作准备在租界使用之说,纯属误解。上海壹两系列银币共有三种,壹两分有射线及无射线二式,二钱只有一式。无射线版及二钱未获采用,有射线版作为上呈呈样,当时曾小量生产,但随即被下令销毁。无论何种版式,均极为珍贵罕见。
——“上海壹两”
“三两银”的概念其实也是借用著名贵州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贵州多山,没有平原做支撑,气候独特,加之雨水多,长期贫穷落实,于是旧时大家就用幽默的方式调侃“脱贫致富”的标准——“三两银”,即如果拥有三两银子就算是富庶之家。
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两银”就凭借其高知名度、高珍惜度、高审美性成为了高端机制币收藏家的晋级门槛,至今依旧受用,“三两银”也成为了中国机制银币不可或缺的风向标和试金石,是中国钱币文化灿烂绚丽的瑰宝。
“三两银”近年成交价一览:
户部一两 20年诚轩秋拍PCGS SP64RMB3,335,000
户部一两22年诚轩春拍 PCGS SP63+ RMB23,000,000
户部一两23年阿城哥春拍 PCGS SP62 RMB13,340,000
北洋一两(三点)17年诚轩秋拍PCGS SP58+ RMB920,000
北洋一两(三点)19年诚轩秋拍PCGS MS62 RMB1,897,500
北洋一两(三点)23年诚轩春拍完全未流通 RMB6,900,000
上海一两(无射线)20年诚轩春拍PCGSSP64 RMB5,175,000
上海一两(无射线)23年泓盛春拍 PCGS PR63+ RMB12,765,000
上海一两(有射线)20年诚轩春拍 PCGSSP65 RMB4。887,500
上海一两(有射线) 21年泓盛春拍PCGS SP62 RMB8,7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