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食物中毒 專家:米酵菌酸?炒飯症候群?

台北市信义区远东百货餐厅宝林茶室爆发食物中毒疑云,被勒令停业。记者曾学仁/摄影

「宝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两人死亡,另有四人在加护病房救治。卫福部昨晚专家会议虽认为「米酵菌酸肇祸极具可能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此事件符合群聚、食物交集和类似症状的集体食物中毒等三元素,也有可能是仙人掌杆菌引起的「炒饭症候群」。

「这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百货公司内的名店,让人感到不安。」卫福部资讯处长、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李建璋表示,所有病患均食用「炒粿仔条」,让人联想「炒饭症候群」,煮熟米饭放在室温超过两小时就可能导致仙人掌杆菌生长,其孢子耐热,即使大火炒过也杀不死,一旦进入肠胃在适当温度下,孢子萌芽引发诸多症状。

李建璋说,粿仔条通常煮熟放在室温环境,需烹调时再以大火拌炒,确实可能产生「炒饭症候群」。

仙人掌杆菌可能引发肠毒素,破坏粒腺体能量代谢,一旦毒素数量够多,将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但想确诊仙人掌杆菌食物中毒的难度极高,病人体内毒素和细菌很快代谢排出体外,需采集食物透过细菌培养或直接检验毒素才能确认。

公卫专家何美乡表示,首例死亡个案为卅九岁男性,若无共病,身体健康,实属罕见,健康年轻人并非高风险族群,但因食物中毒去世,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巨量、就是剧毒;病例肝衰竭为指标症状,加上食用粿条、河粉,令人联想到仙人掌杆菌中毒,建议卫生局尽速查明餐厅如何保存食物,例如,粿条烹调前置放室温多久?冰箱温度?以及冰箱是否太满,以致食物无法在适当低温下保存。

尽管食物中毒消费者不是在同一天用餐,但何美乡提醒,仍应保留「人为蓄意破坏」的思维,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食安意外是食安问题,人为蓄意破坏则是国安问题,两者处理的方式不尽相同。

不具名医师推测元凶可能是「米酵菌酸毒素」,只要一毫克就可能致命。台北荣总职业医学与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表示,「米酵菌酸毒素」毒性很强,中国大陆文献资料证实死亡率可达三成。如果最后确认是该毒素所致将会是全国第一次,「此案非常不寻常,原因要查清楚,以免引发大众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