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议已成宪政笑话
(图/本报系资料照)
行政院长卓荣泰不出所料,拍板确定提出总预算及《财政收支划分法》修正案等两项覆议案,使其自去年520上任以来,短短不到1年已提出5件覆议案,之前并已创下3连败的纪录;正如卓日前自嘲所言,他成为中华民国宪政史上提出最多覆议案的行政院长。
但这绝对不是什么光荣的纪录,反而是让行政院长愈做愈小,留下宪政运作史上难堪的污迹。回顾1997年在国民党与民进党合作下的修宪,将责任内阁制的两个制度设计一举拆除,其一是总统任命行政院长不须立法院同意,另一个是行政院长对立法院行使覆议权若失败应即接受该决议,原条文「或辞职」3字被取消,以致如今行政院竟可不断覆议却没有请辞之责。
现在民进党既不妥协,也无视朝小野大,面对立法院通过的法案与预算,行政院非要提出覆议硬碰硬,失败早可预见。荒谬的是,提出覆议这等大事,遭到国会否决阁揆竟也没事,不仅企图以释宪拒绝接受,还可以好官我自为之,完全把「责任政治」踩在脚下。
之前已连3败,这次明知也必败无疑,显然覆议只是一种战术运用,透过这般障眼法,目的就是为「大罢免」造势增温,意图营造在野党欺负政府的迷障,以便驱动民粹罢免在野立委的力量,这才是执政党真正的目的。
就像棒球比赛中打出高飞牺牲打,看似击球的动作声音很大,却可能见高不见远,目的在掩护垒上的跑者推进。如今绿营能否因此得分犹未可知,但行政院的覆议高飞牺牲打等于是让堂堂阁揆成了傀儡,更使严肃的覆议权行使成了宪政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