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教室白屋启用 助力竹市早疗

新竹市儿童发展早期疗育中心全新的疗育感官教室「白屋」已完工,副市长沈慧虹(右)13日特别为孩子温声开箱,白屋即日起也将成为孩子体验与探索的秘密基地。(陈育贤摄)

新竹市儿童发展早期疗育中心今年2月已启用,日间照顾服务每月最高可服务40位学龄前儿童,市府再投入百万打造的全新疗育感官教室「白屋」近日也完工,即日起将成为孩子体验与探索的秘密基地。

儿童发展早期疗育中心主任杨玉玲指出,早疗中心提供早疗儿童和身心障碍儿童学龄前日间生活照顾服务,中心内设有4间日托教室,以及疗育教室、感官教室、治疗室…等,由专业师资团队依孩童能力量身设计课程,包含小组训练、户外体能课、地板滚球课、角落课等多元主题,也训练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此次全新完工的「白屋」里有多元触觉墙、光纤管、震动摇椅等设备,其中,从国外引进的「触觉板」是训练触觉功能,触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大脑的辨别能力、身体的灵活性及情绪的稳定,让孩子多触摸,有助于刺激大脑发展,发展出合宜的触觉反应。

另,由于孩子的前庭觉如果失调,最常出现在肢体表现上,随时随地都有在动、抖脚、摇头晃脑,或不停地自转等情况,因此这次也更新「声震水床」设备,让早疗儿躺在水床上感受水波的晃动,刺激孩子的前庭觉和本体觉。

副市长沈慧虹则表示,市府跨局处推动的「早疗3支箭」,除提供早疗家庭补助、定点临托和育儿指导员等资源,希望带给孩子们和家庭最实质的帮助。

她说,为照顾早疗儿的学习需要,以提升学习动机和效能,中心全新打造的「白屋」,可让孩子透过多元课程设计,让孩子能自发探索学习,在趣味中自然增进各项感官知觉能力,为发展准备期建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