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朱云汉志业与人格
(图/本报系资料照)
朱云汉院士在2月5日遽逝,政学各界人士纷纷致哀与感怀。1977年我在台大政治系念大二,云汉是大4学长,我们开始帮《仙人掌》杂志编专辑,同时也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策画「文化中国」专题,后来扩大为《文化中国丛书》;云汉负责主编其中一册《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这是我们学术志业的开端。
那是我们年少的青春岁月。时值文革结束,百废待举、百家争鸣,海内外知识界积极寻思中国的出路,有西化派、自由主义、传统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和派别,我们受到胡佛老师自由宪政主义思想的启迪,重视人权、自由与法治,同时也透过中国近现代史的轨迹,疏理五四以来思想文化界的理路,体会到不同思潮的发展及其限制。
1981年,我们赴美留学,云汉兄去明尼苏达,专攻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我去了纽约哥大,研究政治思想、比较社会主义。以后每过一两年,他来纽约小聚,就住在我那里,我们经常交谈到深夜,也与大陆留学生时相往来,逐渐认识到大陆的发展轨迹。
1987年,他回台任教,第2年我也回到台大。他的学术研究备受肯定,跨国的「东亚民主」经验研究受到高度的重视,而且教学认真普受学生的推崇。
他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从政治学的跨国经验研究、东亚民主价值的探讨、美欧新自由主义的困境,中国大陆改革开放面临的挑战,乃至台湾的民主参与和政治行为,普受中外学界重视。我们也在常年与胡佛老师的聚谈中,深刻了解宪政主义在台湾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考验与调适。
有一回,胡佛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云汉新着《高思在云》颇有见地,深思熟虑、气宇轩昂。我意识到云汉兄已深刻体悟美国式民主与西方价值观的困境,以及新自由主义的自私偏狭,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寻找出路。这是我们在1970年代探索中国的初衷,也是多年来在美国亲炙资本主义民主之弊的深切反省,经过近40年的探幽访胜,现在终于回到开端,进而面对最根本的问题:到底中国要往何处去?
云汉和我的答案不尽相同,他从细致的经验研究出发,立足台湾,深刻理解大众的民主观和政治意向,进而探索民主的真谛。他超越了美欧的「普世价值」,对西方民主的衰颓提出批判;同时也积极探寻中国现代化历程,并指陈台湾民主化进程中一些歧出现象。他无畏横逆,坚持讲真话做实事,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道德良知,树立新的楷模!
云汉兄担任蒋经国基金会执行长历20年,担负国际学术交流重任,备极辛劳。近年来,他承担「蒋经国总统图书馆」的建筑与规画任务,从无到有,戮力亲为,全赖募款支应,可说是鞠躬尽瘁、居功厥伟!
在他离世前的那天早上,我打电话给他,讨论胡佛老师遗集的出版事宜,他没有接电话,也没有回电,当天晚上9点,就匆匆远离了尘世。在恸悼之余,我想说的是,他的学术志业后继有人;他的人格光辉,也将照拂中华大地,感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