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定自家人 司改方向迷航
民进党立委许智杰(右起)、高嘉瑜、蔡易余3日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指出司法院版刑事诉讼金字塔上诉(第三审)草案存有4点疑义,包括曲解司改国是会议的目标、不当限制人民诉讼权、司法裁判见解凌驾于法律让体系失衡、未与宪法诉讼法衔接,草案也看不到以「坚实的事实审」为前提的配套措施,让人民对司法制度仍存有疑虑。(黄世麒摄)
蔡英文总统上任后为了解决司法沉疴,召开司法改革国是会议,决议将刑事诉讼制度改为金字塔,让最高法院成为严格的法律审,但司改团体及律师界屡有意见,司法院2次修法草案放宽后,如今执政的绿营立委对司改意见分歧,导致蔡政府司改方向陷入奇幻迷航中。
1999年司改会议曾决议将司法制度从圆筒状改为金字塔状,采用严格限制上诉制度,但后来胎死腹中,2017年蔡总统的司改国是会议,又决议要将司法诉讼改为金字塔制,一审事实审、二审事后审、三审法律审。
掌舵司法诉讼制度政策的司法院,也据此完成修法草案,但却因辩护案件恐大量减少,引来律师界的反弹,司法院因此改采「务实渐进」的策略,除了严格法律审外,又开了扇门,设立「许可上诉制」,让原本尖顶式金字塔的诉讼体制改为马雅塔式。
这样的改革是司法院与行政院讨论后敲定的版本,会衔后送交立法院审议,不料,执政的民进党自家立委,以法律人身分,大加批判一番,言下之意是要让马雅塔式金字塔回到目前的圆筒状,让司改方向紊乱、毫无原则。
台湾的司法天秤说变就变,由司法院函令制定的最高法院更三审后上诉案「连身条款」,在打着司改大旗「上位」的大法官们眼中,现在竟「可能」成为违宪条款,冒着让凶残杀人犯获「重新审理」出狱的风险,也可能打算裁判违宪,博取司改虚名。
当政治人物及政治任命的大法官们,拿着最高法院的制度改革,及其定谳判决,做为总统特赦或宪法法庭违宪判决案件时,也应考量被害人人权及司法公平正义,一昧地迎合特定团体的司法改革,终究难以得到人民的认同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