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示范专区 亚洲资产管理新战略起点

《台湾银行家》第180期 2024年台湾金融生活调查(台湾金融研训院)

随着全球资产管理需求的升级,台湾正积极探索新的金融商机,高雄作为示范专区的选址,背后有其深远考量。陈彦良解释,首先这座城市以积极的政策配合与完善的基础建设,提供了高度可行的营运环境。其次,专区模式强调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扩散,为未来在其他地方政府复制创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的野心在于跳出国内市场,放眼国际。陈彦良补充,透过高雄,台湾将资产管理与跨国合作相连,例如首档台日ETF商品的推出,正是示范专区如何成为国际资金枢纽的具体呈现。从商品创新到基础建设,再到国际化视野,高雄成为资产管理战略的实验场,其背后蕴含的逻辑与价值深具意义。

谈起银行充满挑战的未来,陈彦良认为银行不在、但金融常在。他坦言,台湾想要成为亚洲资产管理中心,银行业的确挑战不少。长期以来,台湾银行业习惯于以存放款、信用卡业务为核心,但如今,全球金融市场变化和资产管理的需求,要求银行跳脱传统框架,转向更高层次的资本营运模式。

过去,银行核心角色是将分散的资金集中后,导向企业与个人,形成以授信为主的商业模式。然而,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去中心化浪潮改变了这一传统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资产管理需求,特别是绿色金融与另类资产,反而带来了再中心化的契机,例如碳排放管理或大型保险资金的配置需求。

陈彦良解释,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从「管理存户的钱」的角色逐渐转变为「创造价值」的角色。陈彦良幽默道:「钱没有不见,只是变成喜欢的东西」,换句话说,钱并未消失,而是以股票、ETF、私募基金或受益凭证的形式再现,满足不同客户的喜好与需求。

在资产管理布局中,金控体系与国银的确各有其优势与挑战。金控因为拥有投资、融资与商品创造的综合能力,在资产管理中更具利基,特别是在私募基金与高阶财管的业务开展中,为大额资金进行再配置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国银虽规模有限,但在信托业务与海外业务中依然拥有成长空间。未来,国银需在小而美的策略下,寻找自己的特色业务,如专注于数位化转型与高韧性金融服务,以应对弱肉强食的竞争。

若要在资产管理中占据一席之地,银行必须进一步扩展商品创造的能力。从私募基金到家族办公室,再到多元化的投信产品,银行需要找到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同时,政府需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例如加速开放私人银行与OBU业务,吸引更多高净值客户进入台湾市场,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

提到私募基金与REITs,台湾资本市场尚有巨大发展潜力,陈彦良坦言,这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才能真正释放机会。从全球成功案例来看,新加坡在2002年推出首档REITs,是以商场为基础资产,现在所有REITs总和已达新台币2.3兆元。这种增长并非单靠市场自发形成,而是政府政策诱因与优质资产结合的成果。

REITs与私募基金的发展,不仅是金管会的监管课题,更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成功的资本市场需要多方政策配合,包括税收优惠、外资引进便利性以及更透明的资产交易环境。REITs的核心在于稳定的现金流与可分散的投资标的。政府的角度是从整体经济视角出发,提供政策支持,让金融机构与投资者更容易进场,并透过制度设计提高市场的参与度与活力。(四之二;摘自第180期《台湾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