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生活卻不離婚,可以嗎?2種夫妻情況最常見

随着时代改变,情感观念逐渐开放,婚姻型态已不局限於单一形式,2004年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卒婚:不离婚的幸福选择》一书中提倡,有别以往婚姻概念提出「卒婚」一词,「卒」有死亡、终止、结束之意,卒婚简言之是两人不解除法律形式的婚约关系,继续一同生活。身心科医师分析,「卒婚不代表不爱对方,只是采取让双方喘息的生活方式。」

很多家庭主妇在儿女成家后,认为卒婚更适合自己。(图非当事人)图/123RF

卒婚≠离婚 仍保有婚约关系

根据杉山由美子定义,所谓「卒婚」是长久一起生活的夫妻不解除婚姻关系,而能享受人生。理解每个人的差异,并互相承认各自有不同的兴趣与想法,不需要总是在一起,也可以分开生活,或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但因为是家人,还是互相扶持。

身心科医师李旻珊表示,采取「卒婚」方式,是让夫妻双方各自生活,但在法律上婚约关系仍存在,常见于55岁至70岁的熟龄夫妻,「对长辈而言,碍于面子问题,觉得离婚很没面子,但对婚姻有一种疲倦感」,其实卒婚更贴切的形容是,给予彼此更多自我空间。

给彼此自由 像夫妻又像朋友

事实上,杉山由美子提出此一概念,源自于许多早期出生的传统日本妇女,踏入婚姻后牺牲自我,放弃自我理想和事业,为了家庭全心全意的付出,当专业的家庭主妇,辛辛苦苦替孩子、老公打点生活一切,但儿女长大成家后,上了年纪的女性,发现夫妻朝夕相对,卒婚型态更适合两人。

李旻珊分享,台湾许多个案亦然,常见的卒婚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妇女在孩子离家念书后,内心空窗、顿失重心,找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时心理健康会老得很快,开始忧郁焦虑。

第二种是,不论夫妻哪一方,原本工作一辈子,退休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当生活重心剩下另一半,两人的价值观长期磨合已久,原为了孩子都可以忍受,但小孩离家,开始思考是否可换一种相处模式,不选择离婚,因为「离」存在破碎感,另方面,年轻人离婚是有下一段婚姻的可能,但熟龄者较难再有新感情萌芽,不如就卒婚吧。

李旻珊指出,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价值观会改变,各过各自生活,但也不代表可交男友或女友,因为还存在法律上的认定关系,国外「卒婚」个案更多,两人生活地点不同,一个住乡下、一个住都市,分开居住,各自享有生活圈,周末才相聚,转变为更像熟悉的朋友关系。

卒婚vs.离婚差在哪?

●卒婚│夫妻间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形式下,各自享受自己的后半生,夫妻既可分居,亦可同居,不再绑住彼此。

●离婚│夫妻双方或一方有结束婚姻的意思,依法律规定的程序解除婚姻关系。(找回「不将就」的人生 赖芳玉的离婚课)

《橘世代》推出特别企画「橘 烦 恼 信 箱」,搜集各种橘世代的烦恼,并邀请各领域专家,为大家解惑,让《橘世代》做您最好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