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董总多酬庸 学者吁回归专业
学者批评,公股金融机构人事2大问题,包含政治酬庸仍凌驾于专业、董事长年龄过大。图为2023年10月国营事业董事长、总经理到立院报告。(本报资料照片)
公股三大金融机构兆丰金、第一金与台企银今年6月改选,学者批评公股金融机构人事2大问题,包含政治酬庸仍凌驾于专业、公股金融董事长年龄过大、缺乏朝气与动力。
政治大学金融学系教授殷乃平批评,目前公股金融机构董事长仍是政治酬庸凌驾于专业,许多公股董总升迁仍是要靠「背景」、「人脉」,因此希望未来在推派董事长要以「专业」把控。
总统、副总统选举之前,公股金融机构董事长也引起不少争议,合库资产管理公司前董事长、高雄市前议长蔡见兴,重用自己的儿子与侄儿,让合库陷入争议之中;合库投信前董事长林柏裕拉群组配合选举,也引发争议。
殷乃平表示,金融业是高度监理行业,公股金融董事长政治酬庸多、缺乏专业,很容易发生问题,希望未来公股在推派人事时,必须要有专业性或有专业审查。同时,殷乃平指出,副总统、总统当选人赖清德派系背景鲜明,不希望未来公股董事长过多的新潮流派系。
财政部前次长曾铭宗则批评,现在公股银、金融机构的董事长年纪「过大」,公股金融暮气沉沉、缺乏动力。财政部2018年修正《财政部派任公民营事业机构负责人经理人董监事管理要点》调整「65岁」天花板。依据现在规范,公股事业机构董事长、总经理的董监事派任,年满68岁即应立即更换。如果年满65岁,每年也应该报行政院或报财政部核准;超过68岁,除非有特殊原因报经行政院核准,否则就应该立即更换。
曾铭宗表示,现在的公股金融董事长不仅超过65岁,甚至还超过70岁,「特殊原因」竟成了常态,对于公股经营相当不利,最大坏处是缺乏动力,不利公股金融冲刺业绩与创造获利;其次也「卡住」年轻人、专业经理人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