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台湾步入超高龄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台湾预计在民国114年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专家学者倡议让「长照产业化」,有待财政部与卫福部跨部协作,为落实长照产业化铺设一条可长可久的道路。图/本报资料照片
为了鼓励民间积极参与兴办长照机构,财政部于8月28日正式公告,将长照机构即起纳入「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简称促参法)的重大公共建设范围。只要符合投资总额(不含土地)3.5亿元以上等四大条件,就可以依促参法第36条,享有包括营所税五年免税等多项租税优惠。身为促参法主管机关的财政部,总算为想要积极推动长照政策的卫福部,开启了一扇「希望的天窗」。
台湾从民国82年老年人口占比7%,正式步入「高龄化社会」;25年后于民国107年因14%的老年人口,进而步入「高龄社会」。而更严峻的是,根据卫福部评估,到民国114年,台湾将因为高龄人口占比达20%,而正式迈入世卫组织所认定的「超高龄社会」。
衡诸国际,两年之后的台湾,其人口结构虽然不是第一个成为「超高龄社会」的国家,但从「高龄化社会」到「高龄社会」,前后只历时25年。
相较于同样也已经步入高龄社会的日本历时26年,美国历时66年,其他英、法、德、瑞典等国家所耗的时间则更为长久。是则,台湾列名全球最快速成为「高龄社会」的国家,还真不知道到底要算是「不虞之誉」还是「不虞之祸」了!
卫福部身为维护国民健康福祉的目的事业主管部会,基于台湾人口结构加速老化,因而先是在104年提出「高龄社会白皮书」规画报告,设定「医疗照护固健康,完备长照减压力」的行动策略;继而于106年推出「长照2.0」,强调要「量能负担」,逐年增列长照经费,以促进健康适能,延缓健康衰退。
尽管卫福部近年来的确对台湾人口结构的加速老化,既推出对策方案,也增拨预算经费,但相较于健保经费的逐年提升,所能动用的长照经费也就陷入「彼长此消」的困境。
从而,专家学者所建议的让「长照产业化」也许是一个解方。但是一方面近年未见卫服部积极推动此新策略,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化」需要提供足够的诱因,而促参法的主管机关却是财政部,该部的态度也影响「长照产业化」的速度。
所好的是,新任财长庄翠云出身基层,显然更能理解真要落实「长照产业化」,与其由行政体系于年度预算或特别预算来提拨资金,还不如将民间兴办长照机构纳入促参法重大公共建设的适用范围,以提供足够的诱因,鼓励民间积极投入兴办长照机构。
当然,财政部要推出此一足够的诱因,并非不需要付出代价,依促参法所能提供的租税优惠,除了可以免征营所税最长五年之外,同时也将提供投资抵减、进口机具设备关税优惠,以及地价税、房产税、契税减免等,财政部因此预估,总括起来相关的税损约近5亿元。但由于同时也可带动税收近25亿元,如此一来一往,财政部乐观估计落实长照产业化,总税收将可净增近20亿元。
促参法诚然已经为「长照产业化」开启了绿灯,但还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变数。也就是到了2024年5月,不论是否政党再度轮替,但至少将会出现新的总统与阁揆,乃至于新的财政部长,则新政府对于长照产业化的政策是否赓续?抑或要另起炉灶?值得关切。
紧接着到了2025年,台湾步入超高龄社会,包括朝野、全民又将作出何种回应,更是难以预测。因此,我们要呼吁朝野慎重正视台湾行将进入「超高龄社会」的残酷现实,如今财政部与卫福部既已跨部协作,为落实长照产业化铺设一条可长可久的道路,未来不论何党执政,都不该以「图利」之名苛责于长照产业,甚而导致「长照产业化」走回头路,让广大的老年人口得不到妥善的照护。莫忘了,人人都会变老,老无所终,将是国家的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