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万科:“一揽子方案”不是简单做“减法”
观点网 8月30日,万科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1427.8亿元,同比下降2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8.5亿元,同比下降199.8%。基本每股亏损0.83元,同比下降198.6%。
在7月上旬万科就给市场打过一支预防针,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在70亿元至90亿元之间。
另一方面,万科在上半年依然取得一系列进展,业务重整和化解风险的“一揽子方案”得到实施。
住宅低谷
近期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郁亮也一如既往在业绩会上谈到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他表示,新房的供给量仍然相对不足,供求关系改善为市场走出低谷、重拾向上动力提供了条件。
就万科自身而言,上半年实现销售面积93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6%,销售金额1273.3亿元,同比下降37.6%。
上半年开发业务结算收入1116.8亿元,同比下降34.6%;结算面积87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2%;开发业务的结算毛利率6.8%,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结合市场情况、结算毛利大幅下降,以及大宗交易等过程中多项目出现亏损,万科中期对部分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亿元(含非并表项目计提1.7亿元)。此外,针对部分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1亿元。
首席财务官韩慧华对此表示,公司今年结算的项目里有一批是2021年双集中期间拿的项目,高地价加上产品定位不适应需求变化,销售期遇到市场下行,因此整体对利润率的影响就会比较大。
2022年后主动投的52个项目,平均开盘周期为5.7个月,较之前缩短4.1个月,现金流回正周期12个月左右,销售毛利率平均在18%左右。到今年年底,这批货值预计将去化80%。总体表现符合预期。韩慧华认为,随着这部分“热水”逐渐结算,会对业绩起到一定补充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万科回款率突破100%,意味着其销售回款不仅涵盖收回的应收账款,也进入顺利盈利阶段。尽管从半年度来看,经营活动(使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76亿元,但二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已由负转正。
在支出端,随着交付高峰过去,经营端的新增支付压力已下降。除工程款外,万科其他方面的支出也随着规模下降而相应减少。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694.46亿元,同比减少36.98%。
拿地方面,上半年累计获取新项目3个,总地价10.2亿元,权益地价总额仅7.8亿元。
联席总裁、开发经营本部首席合伙人张海也谈到了万科如今的“持家之道”,表示在成本提效方面“有更多的事情要自己动手做了”。
第一是要求采购人员直达产地掌握第一手信息,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听供应商报告。第二是住宅售价15000元和以下的,样板间不能委托软装公司,”现在自己动手也是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是加强项目全周期全维度现金流精算。
一揽子方案
此前6月5日,万科6亿美元4.20%中期票据全数到期偿付,至此,万科蹚过了今年到期境外债关口。
截至上半年末,万科有息负债合计3,312.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3.3%。有息负债以中长期负债为主。有息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1,019.5亿元,占比为30.8%;一年以上有息负债2,293.2亿元,占比为69.2%。截至报告期末,持有货币资金924亿元。
截至中报披露之日,本年度万科已完成73亿元的境内公开债券和折合约104亿元的境外公开债券的偿付,年内尚有9月到期的20亿元境内公开债券待兑付,也就是最新市场消息中,万科“具备足够现金兑付”的那笔债。
但到了明年,万科将迎来密集的债务偿还期,累计债券到期规模为215.9亿元,涉及9只债券,其中上半年一季度、下半年8—12月均将有多只债券集中到期。
另外,万科明年5月还有一笔发行金额为4.23亿美元债到期,这笔美元债票面利率为3.15%。综上,万科明年将有超过246亿元的到期债务需要偿还。
关于万科集团全面化解潜在风险的“一揽子方案”,董秘朱旭在业绩会上表示,上述计划已取得积极进展。截至7月底,合并报表的有息负债加供应链融资合计较年初净下降172亿元,资产交易实现204亿元(含印力的资产交易及REIT发行)。
其中,大宗交易是套取现金最为直接的手段之一。首席运营官刘肖表示,万科去年大宗交易总额174亿元,今年1到7月份已完成204亿元,大概31个项目,进一步上了一个台阶。未来4个月,大宗交易工作将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前行,当前有19个项目在谈判过程中。
他表示,万科在大宗交易上逐步形成两方面优势。
其一是大宗交易的主阵地或主战场基本初步形成,也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模式的退出渠道。
第二是逐渐归纳成4类投资者,建立链接和合作,包括境内外金融机构类投资者,、本地国企、各地产业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个人投资者。
兜售资产或许并非治本之策,万科也强调,“一揽子方案”不是简单做“减法”,还包括发展方案,具体包括:积极推进综合住区产品模块研发创新,提升开发业务竞争力;确保投资兑现水平;实现长租公寓、物业服务等经营服务业务资产管理规模有质量增长,竞争力行业领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