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之思维

德国的年金保险制度,乃是随收随付制(Pay-As-You-Go), 即是当年度的保险费收入用于当年度的保险支付,因此可免于政府预算经费不足而造成财政赤字问题,并不必考虑跨年度的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率。换言之,原则上当年度有多少收入,即作多少支出,每年缴纳者与领取者不相同。

但是这制度另有一项争议,盖缴税者多为具生产力的劳动阶层,领取保费收人者多为退休之老人,以年轻世代支助年长世代,每个人一生所领取之保费收入与个人提拨之保费并不相连,极可能缴纳得多而领取得少。

德国推动社会福利制度之后,美国罗斯福总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推动社会安全法,日本也参考了相关制度,各国陆续建立福利保障制度。依照世界银行于1994年所提出的三层次老年经济保障模式,包括保障年金、职业年金、自主年金等不同层次,提供社会公私部门之保险架构。

观诸当今,各国在社会福利制度之规划设计上有异有同。德国、日本、美国采随收随付制,另若干国家采取另一种思维,为完全提存制,在提存制之下,或由政府编制预算支应,或由个人逐年存入基金累积。此制又分两种,包括确定给付(事先即明订给付公式)与确定提拨(事先明订提拨保费金额)。亦有属于折衷方式之部分提存制,台湾与韩国大部分的年金制度采取部分提存制。

年金福利制度常面临改革压力,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平均寿命延长且少子化,老年化社会已是全球现象,德国亦然。2013年德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7.1%, 比十年前2003年24.7%为高,老年化人口比率逐年提高。德国与台湾相较,台湾2013年的60岁人口之比率为18.61 %,可见德国的老年化情况比台湾更为严峻。在此社会氛围下,加强了德国年金制度改革的力道。

德国因应情境变迁,陆续进行社会福利制度之修正。除了对公务员提供恩给制的保障外,对矿工、铁路、海员亦有保障; 此外,德国对于自营业者亦有保障体系,包括农业、手工业,甚至艺术家及作家 。晚近尚有若干制度改变,包括退休前可改为部分工时制,引进可携式年金等。

在改革过程中,涉及不同团体之利得或损失,若既得利益不愿放弃已有之福利,抗拒改革,则年金改革推动迟滞。各国年金改革速度与辐度大不同,能否顺利进行改革,与社会共识与视野胸怀有关。

社会共识与思维面向,有其长期文化背景。德国重视文化,照顾文化工作者。1981年制定「艺术家社会保险法」, 1983年成立艺术家社会保险基金,对艺术家与作家提供福利保障。此制度之存在,显示德国对艺术文化工作者之重视。歌德、巴哈、贝多芬、马丁路德…,这些才华洋溢名人,均在德国成长。德国国歌歌曲为古典音乐家海顿所做,其歌词第一句「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高于世界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已道出德国之自豪与团结的荣誉感。

不同制度各有利弊,放诸天下皆准的完美制度不易寻,问题是: 当社会认为有必要革新更动时,是否改革得动? 德国走过历史上诸多历练,始终具有能力引领欧元国家度过欧债危机,并不故步自封,改革之路依然启动。其何以能够维持着勤奋、务实、气昂的发展哲学,个中精髓,值得探讨与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