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进入惨烈“淘汰赛”

作者 | 程佳

编辑|唐飞

2月18日,节后复工的第一天,新能源汽车行业就给了众人一点震撼。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内部信中直言,“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何小鹏“淘汰赛开端”的观点掷地有声,同日,华人运通旗下超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高合汽车就传出了“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的消息。这家曾获江苏盐城和青岛国资投资的“明星车企”,成了2024年第一辆开进“ICU”的新能源汽车。

与“淘汰赛”如影随形的是“价格战”。

同在2月,比亚迪祭出“王炸”——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两款车型,起售价双双降至7.98万元。随后五菱、长安、哪吒等多家车企纷纷选择跟进。

据价值星球不完全统计,迄今有约10家车企下调了价格。

行业残酷的洗牌在进行,但我们也看到,有的车企正脱颖而出走得更远。

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在发展黄金时期,且优势明显。另一方面,高合汽车陷入倒闭困境的同时,国内则两家车企在近日宣布完成了大规模融资。

新能源车企倒闭到底冤不冤?

2024年开年即停摆的高合汽车,“出身”不凡。

创始人丁磊曾在2018年公开表示,“华人运通有来自美国的原始资本,还有政府投资,暂时没有启动社会私募的计划,也不会有A、B、C、D数轮的投资。”

作为高合汽车母公司的华人运通,成立于2017年。2017年8月,在盐城市政府的支持与东海岸(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组织下,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华人运通技术公司正式成立并运营。彼时官方宣传为,“依据盐城新能源产业的资源禀赋,引入国际一流团队与江苏悦达集团、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之后,在盐城政府内部多个场合中,“华人运通”的名字常常被提及。甚至在2024年,盐城官媒所撰《万亿工业之城再出发》一文中,仍将“华人运通加大新车型推广和市场开拓力度”归为盐城“汽车产业转型提速快跑”的案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可惜的是,如今的高合汽车已经无力回天。

事实上,近年来“消失”的新能源车品牌不在少数。排在高合汽车之前,败绩表中还有威马汽车、宝能汽车、雷丁汽车、奇点汽车、陆地方舟、康迪汽车、青年汽车、赛麟汽车、拜腾汽车、博郡汽车、乐视汽车、爱驰汽车、恒大汽车等诸多品牌的影子。

而上述车企背后无一例外都站着强大的投资人团队,甚至部分车企是仰仗地方国资和产业链才得以落地交付。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昔日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上的“当红企业”,如今“泯然众人”。

小鹏汽车最新发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小鹏汽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3.8亿元,毛利率下滑至1.5%,汽车毛利率为-1.6%,换句话说,基本上是卖一辆车就亏一点钱。

图源:pexels

与此同时,在造车这件事上相继折戟的还有“财大气粗”的房地产企业。2016年前后,万达地产、宝能集团、恒大集团等昔日地产巨头相继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但从最终结局来看,上述地产企业的造车梦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谈及背后原因,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价值星球表示,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复杂多样。

“技术上的不成熟或滞后是其中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依赖电池技术、电机驱动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若企业在这些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资源上的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包括资金、人才、供应链等,一旦这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詹军豪还表示,市场定位、产品策略、管理水平等也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

守疆拓土价格战无一幸免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还在牌桌上的新能源车企都卷入了守疆拓土的“价格战”当中,无一幸免。

值得注意的是,“降价”对于新能源车而言早已习以为常。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向价值星球表示,新能源汽车降价频率快、幅度大于过去燃油汽车,和技术更新迭代过快有必然联系,“新能源汽车产品更新太快了,不像过去的燃油车,功能几乎一成不变,燃油车放仓库里一年多时间还能卖出去,但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放的时间一长就更难卖出去了。”

“其次,就是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企目前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目前车企的销售量是远没有达到工厂设计的产能,销量少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每辆车分摊的研发成本等开支就很高,如此一来,导致的便是亏损。降价能够很好提高车企的产能利用率。”张翔补充道。

即便“降价”非新鲜事,但像今年这般“激烈”仍是少见。

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新能源汽车频频降价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发展、成本降低和市场竞争。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续航能力、充电速度等关键指标不断提升,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同时,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企业需要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张孝荣认为,目前卷进“价格战”的车企更多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被动卷进的情况较少。

张翔也认为“价格战”不可避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强国意味着行业集中度会提高,‘价格战’意味着‘洗牌’。一般‘价格战’都是由大型车企率先发起的,目的就是要把小型汽车踢出局,从而让自身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来进行发展。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车企都是被动转进价格战的,不降价车就卖不动,库存压力很大,资金没办法回笼。”

图源:pexels

对于大型新能源车企而言,发起“价格战”的底气源自降价不会对利润带来影响。

浦银国际一份新能源汽车行业观察报告中指出,“考虑到上游电池成本下降、车型灵活调整配置、车企销量提升的规模效应以及出口销量和高端车型的占比提升,我们认为本轮价格竞争中,车企利润的下降仍是远小于汽车售价下行的。”

浦银国际在报告中特意强调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这意味着,因降价所带来的销量增长后,车企还将提升供应链商务谈判的议价权,这有利于车企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

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

谁为消费者提供“兜底”保障?

在2024年的公司全员信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提及“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除了小鹏外,吉利也在公开信中指出2024年的车企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3月初,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谈及今年车市的竞争情况。在他看来,现在的车市已经不只“淘汰赛”,而是进入了“生死时速赛”。

更早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预测,智能电动汽车竞争格局竞争激烈,最后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可能只会剩下5家公司。对此,余承东还为行业的“洗牌”定了一个时间,“到2030年时,中国车企市场主要玩家不会超过5家。”

为什么会如此惨烈,主要是因为赛道过于饱和。中汽协预测,2024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大约为2680万辆,但市面上车企给出的2024销售目标合计近3000万辆。这意味着“供大于求”,企业为了降低库存风险,只能加速出清。如果销售环节不顺利,就可能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这也是导致部分新能源车品牌消失的根本原因。

而当车企遭遇“生死劫”,其背后的员工、投资方、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障,成为一个亟须解答的难题。

车企经营出现困难,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车企员工。公开报道显示,包括宝能汽车、爱驰汽车、威马汽车等公司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均发生员工网上公开讨薪的事件。

押注造车新势力的投资方,自然原先也是百般看好,只可惜结果是血本无归。

最近爆出问题的高合汽车,原本被盐城政府寄予厚望的。如盐城早年所言,“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等传统优势领域,坚定不移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但事与愿违,高合汽车最终没能完成投资方的宏达愿望。

对此张孝荣认为,既然参与竞争,就要承担竞争失败的后果。

而车企陨落后,最“惨”的还是那些曾经支持他们的消费者。习惯每日记账的陈洁,在得知高合停工停产后,就对自己2023年花了60万入手的HiPhi X进行了固定资产清理,“原本还想着开个几年,残值剩二十来万时再卖出去,每年不到10万元的折旧费用,对于我和家庭来说都能接受。但是如今高合这种情况,让我十分担心后续的维护和保养问题。”

在二手车交易平台看到高合同款车型99成新车都在以近乎腰斩价格出售时,陈洁的心已经凉了一大半,“原本是在威马停产时听到的段子,没想到在自己身上成了现实。我现在也不求这台车日后还能卖钱,只求能安稳开几年不出故障。”

图源:pexels

不同于陈洁的气定神闲,互联网社交平台随处可见的是买到“停产车”的维权车主,其中10万威马车主首当其冲。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车企售后服务停摆引发车主担忧”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威马汽车后续修复了网络服务,但车主的恐慌情绪并未消除。有车主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硬件多为定制化智能设备,不具备通用性,且汽车的三电系统还涉及一致性问题,若企业不公开相关技术信息,维修即无法开展。因此,车企一旦陷入经营困境,车主的售后服务就会面临重重障碍,乃至陷入售后无门的困境。不少车主呼吁,车企要充分尊重消费者,切实做好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兜底”保障。

针对公司员工、合作伙伴、投资者、消费者等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张孝荣认为,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企业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企业本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员工权益、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等。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挑战。

詹军豪也对价值星球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今,有美好的前景,也有一地鸡毛。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充满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