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金课”啥样?山东农大有10门!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山东农业大学共有10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位居我省高校前列。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山东农业大学共有10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位居我省高校前列。
乔旭光教授负责的“果蔬产品加工学”,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本课程自1986年开设,一直作为农产品贮藏加工和食品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1998年全国专业目录调整之后,本课程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修主干课程。课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立足果蔬加工产业现状,以产业问题为导向,以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团队教师先后获得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十大师德标兵、教学先锋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山东农业大学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主编、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获得山东省及学校教学成果奖5项。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获省级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罗欣教授负责的“肉与肉制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从校骨干课程到精品课程,再到国家一流课程,课程一路发展,形成了“一化五式”教学法,建成了动画库、试题库、交流平台等优质课程资源,提升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培养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团队教师获得全国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教学先锋个人、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获省级教学软件竞赛二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奖励30余项。
王秀鹃副教授负责的“管理学原理”,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管理学原理》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3步4化3省4库”多模态教学新范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中英双语“高互动”教学社区。通过管理学知识构建、能力塑造、价值导航、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培养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
经过15年的课程体系改革与重组,目前已发展为高互动中英双语课程。课程组成员获得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校级教学质量一等奖、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等奖项;荣获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教学先锋、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赵翔宇教授负责的“植物学”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系统演化与分类等基础知识,是我校植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开设于1952年,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建设成为一门教学体系完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课程资源雄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团队主编了《植物学》《植物学实验(北方本)》《植物学实习教程》以及《植物学》课程数字教育资源等一系列多层次的教材,并多次被评为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信息化课程体系”等。团队成员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讲课技能比赛一等奖等。2010年《植物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生理学A》
杨兴洪教授负责的“植物生理学A”,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本课程是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类和植物生产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提供核心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植物生理学课程团队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形成鲜明的优势和特色,建成了具有“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好,整体效益高”的高素质植物生理学省级教学团队。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年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
赵武副教授负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本课程为工科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标准规范的图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
课程组自2000年开始,紧密结合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等专业的特点,采用独具特色的案例教学。2005年开始编著教材,先后出版6本相关教材专著,2008年开始网络课程教学,2012年立项山东农业大学教改项目,2016年入选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2017年规划教材获得中华农业基金会支持,2018年入选省联盟课,2020年3月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11月获得山东省高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二等奖。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基础化学实验》
张丽丽教授负责的“基础化学实验”,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作为我校农、林、植保等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着“厚基础、促创新”的理念,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巩固和加深对基础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统筹安排、团队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于2008年建立了实验网络教学系统,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17年建成实验在线课程并全面实施混合式教学,2018年入选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B类成果,2019年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
宋月鹏教授负责的“创新创业实践”被认定为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依托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国家一流专业等多个教育教学平台,以创新创业科技竞赛及“学雷锋家电维修队”为载体,构建了“以传承学雷锋红色基因农业工程类大学生服务社会”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具备农机与农艺、机械与电子、信息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和技能,成为能创新会干事的创业者、红色基因传承者、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者。
该课程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及考核模式多样,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有多年社会实践课程指导经历,荣获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个荣誉称号,近三年来,获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奖励50余项,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孙文强等多个先优典型。
许永玉教授负责的 “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本课程是《农业昆虫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最新科研成果与传统实验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实验教学受季节、地域、气候、生境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启发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通过3D模型和动画,使学生全面、直观学习玉米螟的基本形态特征;通过情景模拟,人机交互,熟悉和掌握玉米螟田间生物学、发生动态和防控技术。依据学习模块、考核模块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该项目具有鲜明的实践应用特色,学生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操作,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其它农业害虫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本校和其他高校提供实验教学和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示范和服务。
项目团队成员长期以来注重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探索。发表多篇教研论文;2018-2022主持“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植物保护类专业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一项;2016年先后获得“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三等奖”和“第一届全国高校植物生产类实验微课教学二等奖”,2018年获得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农业昆虫学》于2010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动物科技学院 《家禽病毒性传染病疫苗的生产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姜世金教授负责的“家禽病毒性传染病疫苗的生产应用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本课程依托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模拟孵化场鸡胚的孵化过程、实验室病毒的接种培养和收获过程、生物制品厂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制备过程、疫苗的检验过程以及养殖场疫苗的免疫接种等场景操作,开展在线开放教学服务,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实时互动的效果。
该项目解决了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体实验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操作具有高风险、疫苗生产应用周期长、实验动物成本高昂等难题,已广泛应用于动物医学类和动物科学类学生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以及生物制品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直以来,山东农业大学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程。“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加大一流课程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更多质量高、多样化的一流课程,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以一流课程建设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