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改造2】游梓翔/重启国民党必须做到三个改变
▲声望偏低的党主席不能放下自我,算尽机关在初选和不分区自己布局。(图/记者屠惠刚摄)●游梓翔 /世新大学副校长
国民党为什么输?这几天很多人在写检讨报告。败选当然是危机,但如果能下定大破大立的决心,未尝不是一个改变后重启(reset)国民党的好机会。
检讨败选不可能不谈到特定的「人」。声望偏低的党主席不能放下自我,算尽机关在初选和不分区自己布局的结果,却坏了大局;候选人刚奇迹胜选便投入大选,政绩不足且准备不够,落后时只能使出盖牌开骂等险招,失去不少选民信任;不分区名单争议多亮点少,又未能下决心调整,最终成为拖累形象影响大选与区域的包袱。这些「人」的问题都对败选有「重大贡献」。
不过更关键的问题还是在「党」。不可否认的是,国民党给人衰老无力的印象,难以创造支持者的「光荣感」。再加上上述「人」问题,就难逃惨败的结果了。
综合各方的检讨报告,大家对党需要改变已有高度共识,至于要怎么变?我的建议是:国民党需要民意的脑、年轻的心和中间的路,这三项改变刻不容缓。
首先是民意的脑
国民党的最大的问题,是与民意高度脱节。最根本的原因是党员结构与社会结构出现巨大落差。由派系选出的中常委和党主席,经常无法反映社会的声音和脉动。取得此种党内民心的支持往往意味着在党外失去更广大的民心,具有民意基础和社会声望的人则难以出头。也就是因为这样,与民意脱节的党主席总是呼吁要在选举中纳入党员投票,而高度争议的不分区人选则说自己有派系支持。
要大破大立,国民党首先必须改变为「民意的脑」。党的中常会必须设定足够比例,从民选的县市首长、立法委员、县市议员中产生。党中央只需要留下战斗力强的小规模团队,党的其他功能则由民意代表和其助理的「动态编组」,并借助虚拟工具来联系沟通。缺乏选举经验与社会形象,甚至成为百年中常委的结构必须「大破」,让党的脑更加「内造化」,由能反映民意的人来「大立」。
▲国民党中常会,青年军到场抗议。(图/记者屠惠刚摄)
其次是年轻的心
相较于竞争对手和许多小党常见的年轻面孔。国民党是一个形象上老迈的党,勿是在面孔上或是心态上。全代会贵宾席的画面每播放一次,就要掉不少年轻票。选举文宣和穿着打扮的保守落后更是吓人。还没等到是否能说出年轻人听得进去的话,光站出来或看到高度修图加工的海报,年轻人就找不到认同感。
虽然年轻的心未必与年纪完全相关,但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并找到机会肯定是培养年轻的心最有效的方法。这至少包括让年轻民代加入决策核心、领导团队纳入更多年轻干部或年轻民代助理、具挑战性选区大胆提名年轻人等。国民党必须在衰老保守的面孔和心态做到「大破」,并且用年轻主席、年轻团队、年轻候选人来做到「大立」。
最后是中间的路
不过还要加上一句,中间但敢于论述的路。
国民党长期的品牌形象是中道理性,代表社会和两岸稳定的力量,这明明是国民党的优势,但经常因为欠缺论述力,不敢讲或不会讲,反令恶人偏锋横行。甚至还出现国民党必须跟着走偏锋跟着为恶才能赢的声音。在实体或网路环境。国民党必须展现为中道发声的勇气和能力,在软弱和沉默上做到「大破」,用中道正道来「大立」。
这包括两岸路线。无论是躲在「九二共识」后面逃避论述,或是自毁立场以为拿掉「中国」两字就可摘除红帽,都是不切实际的。我认为两岸上的「中道」就是守稳「护宪爱台」立场——维护《中华民国宪法》和台湾的民主生活,并用宪法无可否认的「一中」精神和对岸找到共识。此种「吾宗宪」(我们捍卫宪法)的路线,就是一条平衡稳定,中间且可以论述的路。
民意的脑、年轻的心和中间的路,要做到并不容易。改革和改变往往是谈了几天,然后一切回到原点。但国民党已经走到不重启就要当机的局面了,再不大破大立做到这些改变,国民党的前景堪忧啊。
热门推荐》
►台海若开战 双方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