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选罢法攻防 民主体制的伤害(鲁云湘)
立法院会20日处理选罢法、宪法诉讼法及财划法修正草案等案,蓝绿立委爆发冲突。(资料照/邓博仁摄)
近期,立法院关于选罢法修正案的讨论,引发激烈的政治攻防。这次修法由在野党提出,旨在调整选举制度,但遭到执政党强烈反对。为加速修法的进度程序,在野党甚至尝试封锁立法院,阻止执政党立委进入议场。最终,执政党号召群众走上街头抗议。这一连串的事件,揭示两大政党在政治操作中的对立与矛盾,并且暴露出台湾民主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选罢法修正案由在野党提出,目的是改革现行选举制度,特别是在选举过程中的规范与程序上,以确保更加公平与透明。然而,执政党认为此时提出修法不符合当前社会需求,且可能带来特定利益集团的操作空间,因此强烈反对。
这场选罢法修正案的讨论,从一开始便引发朝野的激烈对立。执政党的反对不仅停留在立法院内的辩论,还延伸至外部的抗议活动,尤其是在立法院外发生的抗议,反映出朝野之间极为对立的格局。
在野党为加快通过选罢法修正案,采取封锁立法院的策略,试图阻止执政党立委进入议场。这一行为直接促使执政党强烈反应,并号召群众走上街头抗议。此时,朝野的行为显示出台湾政治环境中,政治力量不仅在立法院内展开对抗,还扩大到社会动员,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对立面。
执政党动员民间力量进行抗议,试图通过群众压力影响选罢法的修订。尽管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支持者的热情,但同时也带来了多层面的风险考量:
1. 在政治斗争中动员群众干预立法院议事,可能会削弱议会运作的正当性与权威。这一做法让外界质疑,民主程序是否仍然受到尊重。
2. 当群众的力量过度政治化,尤其是抗议行动有可能转为暴力甚至失控时,社会的分裂与对立将加剧。这样的局面不仅会对政府形象造成损害,也会导致社会信任的崩塌。
3. 执政党在掌握权力后,再次动员群众抗议,容易引发双重标准的批评,并让民众对当前政府的道德正当性产生怀疑。
然而,无论是在野党封锁立法院的行为,还是执政党的群众抗议,都显示出双方的行动并未遵循民主与法治的基本原则。在这场选罢法修正案的讨论中,朝野都选择以非正当手段来推动,或是反制政治目标,进一步损害民主制度的完整性。
最终,修法案顺利完成三读通过。这一过程中虽然有争议,但显示出台湾政治体制的运作,仍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尽管如此,对这一修法的过程及其效果仍需进一步反思。尤其是,是否真正达到选举公平的目标,并能够获得社会群众广泛的认同。
选罢法修正案的过程,不仅是立法院内的攻防战,亦反映台湾民主体制的复杂与脆弱性。当执政与在野的政治力量,选择极端的手段来推进或反制法案时,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对法治与民主的尊重,构成影响及最坏示范。
民主制度的成熟,需要在保障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不同政治力量进行平衡与妥协。然而,当政党为求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忽视法治与公共利益时,民主进程便会陷入危机。朝野间应在尊重法治的框架下寻求共识,避免过度政治化的对立,以确保台湾民主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