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要有战备概念
(图/本报系资料照)
曾在海军服役的大陆籍阮姓男子,9日从福建驾驶快艇直冲淡水渡船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海巡署11日坦承疏失,并对10人处以申诫到记过的处分。
此事件攸关国家安全,首先海巡署一定要说清楚,是「海巡署获报在淡水渔人码头有一名大陆偷渡客,随即到场并逮捕」,还是在淡水河口人艇一起捕获的?两者意义相差极大,对尔后的亡羊补牢方向亦完全不同,别贻误大事。
因事关京畿要地安全,此事主管机关绝不能避重就轻或扭曲尔后补漏的方向。民国61年我担任海军快艇二队队长,率快艇驻淡水河口守河防,每日日落后均派河侦艇至河口巡逻,至次日清晨再回基地。此外我队在基隆还驻有一批快艇,专门担任穿越海峡的特种任务,当年我们的快艇比这次大陆的快艇略小,不同的是我们使用两部舷外机,马力要大得多,载员3人。以平潭岛至淡水河口直线距离87浬,像这种快艇直驶淡水河口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在哪里逮捕到这位「偷渡客」很重要?因为如果他是一艘像乌克兰偷袭俄罗斯港内舰艇的隐型殉爆艇,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要问,当「淡水外6海浬发现可疑目标」时,为什么不派海上的巡艇去查证?如果没有巡艇在海上,为什么不派「立即待机」的巡艇出海?我更想问的是,海巡署有没有战备的概念?
不过这次我们不能完全怪海巡,因为目标在初始阶段就没有掌握,等于是完全没有上游的资料,海巡在末端无法收底是正常的,这是整个海情体系的问题。
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能精确掌握穿越海峡的目标属性。今天很多的人对船舶识别系统信心满满,殊不知多数别有居心者都是关闭该系统。对水面目标而言,500浬就应开始对其监视,300浬开始目标处理,200浬完成目标寻获与确定,并交付战术单位执行反应。可问题是我们自始就没有建立远程监视的概念,剩下的那些接战链都是断裂或不存在的。无论是战区型、作战型或是战术型的监视系统,都需要分层分级建立与运用。
我一直认为淡水河口的河防不能单纯地以警务治安的眼光看问题,而海防或河防、港防都绝不能仅以陆上布哨就能解决,尤其是潜舰在外海的特战人员湿放,靠布哨与雷达均无法解决侦知困难的问题。淡水河口必需配置能日夜对海上目标辨识的无人机,且运用时扫描的频率必需要高。左营、苏澳、猴子山、佳山基地都须考虑敌方潜舰运送特战人员的破坏,应增加水下听音阵列。
此事件给我们一个检讨整个海洋监视的机会,并不是把所有的监侦单位都统一就能解决问题,还是要尊重军种的专业。(作者为海军退役中将)